赣州:接好苏区干部好作风“接力棒”
题记:群山绵亘,满目葱茏。冬日暖阳,洒满赣南大地。
兴国县将军公园内的“模范兴国”雕塑
春节前夕,我们来到革命老区赣南,对赣州市创新开展干部“三送”工作进行深入采访。短短几天,记者进村入户,穿行街头巷尾,时刻感受着这里干群关系的鱼水情深——同吃一桌饭、同坐一条凳、同住一间屋,干部与群众熟络如邻里,干部帮群众跑腿办事如家人,群众对干部信任夸奖如亲人。时隔80多年,在当年的中央苏区,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形成地、苏区干部好作风的诞生地,“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的“三送”工作犹如春风化雨,吹来了当年苏区干部的好作风,开出了干群关系的同心花,结出了真情实干、振兴苏区发展的累累果实,为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
群众路线的重要形成地,群众工作再出发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摘自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南民谣
踏上赣南这片厚重的土地,我们追溯那段烽火连天的苏区岁月,党的群众路线正是形成于这个特殊而又艰难的时期。
1929年9月28日,《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三次提到“群众路线”,这是已知的党的群众路线最早的文字表述。毛泽东同志深入赣南农村调研,先后形成了著名的《寻乌调查》、《长岗乡调查》等报告。在《长岗乡调查》中,毛泽东提出了“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光辉论断,成为党的群众路线的滥觞。
兴国县埠头乡铭恩园内,“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几个大字格外醒目。当年我们党正是始终心系群众、依靠群众,赢得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戴,形成了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史料记载,当年240多万中央苏区人口中,扩红参军的就达33万人。当时仅23万人口的兴国县,有8万多人参军参战;瑞金沙洲坝下肖区七堡乡农民杨荣显,先后将8个儿子全部送上了前线,后来都牺牲在反“围剿”战场上……这些感人的数据和故事,是当年老区人民与中国共产党结下血肉深情的真实写照。
时空流转。随着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夺取政权,完成了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一些干部贪图安逸的思想抬头,艰苦奋斗的传统丢了,群众路线的观点忘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了,极少数干部甚至以权谋私、与民争利,当年苏区干部的好作风渐行渐远,曾经血浓于水的干群关系变得疏远。多年来,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赣南这片红色故土经济发展依然缓慢,民生问题仍未改善,贫困落后面貌没有根本改观。
历史是一面反观自省的镜子。通过深入调研,赣州市委、市政府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干部作风松了、官味足了、工作懒了。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史文清提出,“赣州发展慢、欠发达的基本市情没有改变,我们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并特别强调,“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干部作风转变是关键”。警醒的自我认识,急迫的发展愿望,精准的发力支点,吹响了老区干部作风转变的号角。
2010年12月,赣州市拉开了干部下基层“送政策释民惑、送温暖聚民心、送服务解民难”的“三送”序幕。犹如水银泻地,沿着赣南山区的乡村阡陌,赣州9万多名干部奔赴农村和社区,开始了打通“毛细血管”,不留死角的“三送”活动。他们“打起背包,走出机关大院、住进寻常农家”,拜群众为师、谋群众福祉,迎来了一场新时期锻炼和检验干部的“进村赶考”。在党的群众路线重要形成地,“三送”工作成为群众工作再出发的新起点。
九万干部“进村赶考”,群众观念得到升华
“苏区干部冇户口,正月来了正月走。打工寻钱各顾各,有人发财有人忧。”——摘自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的赣南民谣
开展“三送”工作之初,不少群众心存疑虑,认为不过是搞“一阵风”、“走过场”。于是出现了干部刚进村时,不少群众不待见干部,躲着干部,有的甚至用当地土话讽刺他们是“吃喝干部”、“走读干部”。
面对干部和群众之间的那道鸿沟,进村干部的畏难情绪不言而喻。赣县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李豫玲,是一名从校门到机关的年轻女干部。刚进村时,一怕狗,二是听不懂当地的客家土话。作为驻村工作队的队长,李豫玲坚持天天走家串户,慢慢地,与村里群众越来越熟悉,村里的狗不仅不对她叫,还直冲她摇尾巴,原来听不懂的客家土话也较快掌握了,“三送”“进村赶考”的大门渐渐为她打开。
为了让机关干部能沉得下去,融得进去,赣州市委要求,驻村工作队员每月必须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20天以上;市县等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挂点联系乡和村,并直接联系20户群众,所有干部每年至少两次深入联系户家中,平时做到“三必问”:每月至少一次电话、短信联系问候,逢年过节和联系户家人生日必问候,遇灾害性天气必提醒问候,真正把群众当成家人、亲戚关怀牵挂。
全市9.3万名干部与228万户群众结对联系。每名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每户群众有干部直接联系服务,实现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双向全覆盖”,织牢一张干部全面联系群众的工作网络。
“三送”实践中,广大干部与群众朝夕相处、同苦同乐,很快融入基层。李豫玲驻村的老支书对她说,“你刚来村里的时候什么都不懂,现在你有四会,会说农家话,会干农家活,会交农家友,会办农家事了”。广大干部思想受到了洗礼、宗旨观念明显强化。兴国县委组织部部长潘贤波感慨道:“以前基层存在‘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的简单粗暴的情况。‘三送’开展以后,干部深刻反思,找准了自己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定位。”
制度探索,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队”
“又见苏区好作风,结对帮带联群众。送宝送暖送新屋,粘心粘肉铭恩情。”——摘自“三送”工作开展以后的赣南民谣
在赣南采访有一个细节,颇耐咂味忖思:在村里,驻村干部和农民群众从衣着外表上往往难以区分,干部脱下西装换上农装,没有“官气”散发着“土气”,被群众亲切称为“泥腿子”干部,他们不仅帮群众排忧解难,更帮百姓发展经济。
赣州市规划建设局驻上犹县水岩乡库区古田村“三送”工作队队长刘芳仙,就是这样的“泥腿子”干部。为帮助当地的“水上漂”农户上岸定居,他吃住在村里,几乎每天到工地指导帮助盖房。告别“水上漂”后,村民黄健军在他的指导下做起莲田养鱼项目,收入可观。“没有‘三送’干部,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好日子!”黄建军对“三送”干部竖起了大拇指。
赣州市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和探索,推进了干部联系群众工作全覆盖、常态化,建立了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公开承诺、民情家访、四级联动、民意测评、奖惩等“五项制度”,使“三送”变成常态工作,得以深入持久推进。
——在联系服务群众中发放“联系牌”、“连心册”,让群众随时能找到干部,干部随时接受群众监督;
——干部记好“民情日记”,由群众签字认可;建好“民情台账”,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限时办结,公开承诺;
——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困难,市、县、乡、村四级联动解决,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组织当地群众对“三送”工作队及干部进行满意度测评;
——每年对联系服务群众情况进行考评,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为巩固扩大“三送”成果,及时解决更多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困难,从2012年2月开始,赣州市建立全市统一的96333群众信息服务中心, 24小时受理群众诉求,所反映的问题转至相关单位部门,并限时答复办理,群众满意才能销号,打造了一支不走的“工作队”。至2013年12月底,共接群众来电86585个,短信56895条,按时回复率98.25%。
莫道故国春来晚,东风初绽第一枝。
3年多的“三送”实践探索,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党风政风为之一清,社风民风为之一新,群众满意率达到99%。不少群众由衷感叹:“苏区干部好作风又回来了。”(来源:江西日报 记者 黄 颖 鄢朝晖 林 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