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女孩,与青春作伴
---专访法学专业学生陶碧云
春日里的东理绿意浓浓,校园里每个角落都洋溢着勃勃生机,沐浴着春风,三位“美女”静坐西湖边,畅聊正欢。在这种欢乐的氛围中,让我们走近一个独特的女孩——陶碧云,去聆听她的成长故事,感受她的心路历程。
戏曲,成长伙伴
身着粉红色长外套,高挑的身材,优雅的谈吐,这个来自黑龙江的女孩身上透着古典的气质,当然,与她的交谈中,我们也感受到了东北妹子的直爽。与陶碧云的第一次非亲密接触是在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初赛中,从容自然而富于激情的演讲赢得掌声阵阵。
这个来自法学专业的女孩从小就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四岁时陶碧云就开始接触京剧及一些地方戏种。虽未经过专门训练,但自学加上经常和忘年交的票友们参加一些业余活动,久而久之,陶碧云喜欢上了博大精深的国粹,并拥有了扎实的戏曲演唱功底。八、九岁的时候,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到黑龙江做“走出荧屏”节目时,她代表当地小朋友唱了一首“说唱脸谱”,后来还被邀请到中央电视台参加少儿频道的周年纪念活动并代表东北小朋友献礼。谈起零距离接触董浩叔叔、鞠萍姐姐的经历,陶碧云仍旧激动不已。听着她讲述童年的美好回忆,一旁的我们非常羡慕。
“我还在‘京剧小梅花奖大赛’上,因表演曲目‘钓金龟’获得省级‘金花奖’和全国‘银花奖’。”陶碧云爽朗一笑,说道,“戏剧让我的生活丰富多彩”。陶碧云的长发也我们赞叹不已,从四岁开始她的头发就没剪过,长度可想而知。当问及不剪头发的原因时,她说:“小时候学舞蹈,因为剪了一次被老师说了,后来长了,就舍不得剪了。”
众所周知音乐能给人以心灵的抚慰,陶碧云也是个音乐爱好者,她喜欢古风的音乐和民族音乐,平时她喜欢听许嵩、乌兰托娅的歌,光听还不够,作为大一新生,也参加了校园“十佳歌手”大赛,因为当时文艺活动较繁忙,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准备,虽然未能收获好成绩,但是她乐观接受,因为还有机会。
书籍,心灵驿站
作为家里的独生女,父母将她如珍宝般捧在手心里,小时候因为身体弱,在一次生病住院时,妈妈连续七天陪伴身旁,寸步不离;高考因填涂答题卡的问题而成绩不佳,爸爸的细心开导让她走出伤痛。在充满爱的的家庭氛围中,陶碧云幸福地成长着。然而,她却没有部分独生子女的娇生惯养,她喜欢去挑战自己,跑八百米对于她来说是艰难的,但她高中时毅然选择参加比赛,“行不行试了才知道,我不是冲这名次去的,要不然主办方一定要设个倒数第一奖或坚持到底奖才行。”她幽默地说。
用陶碧云自己的话来说,她是个“懒人”,体育运动几乎不喜欢,除了太极,而书籍是她成长的好友。小时候不管去哪,手里都捧着 一本书,古典文学是她读书的首选,《红楼梦》她品味了5遍;《简爱》她读了18遍;像安意如、林语堂等的散文随笔也是她所喜爱的。她身上富有的才气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各类有益书籍的陶冶。初中时参加了一场关于中华魂民族精神代代传的活动,过关斩将,从省级到全国,得了个读书状元,并因此得到去北京夏令营的机会,游览名胜的同时,也结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书友。陶碧云娓娓道来,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她13--14岁的时候还为献礼十年校庆出版了一本文集《心灯》,书写自己的校园生活和发表对学校一些现象的看法。如今的她正在创作一部古典仙幻小说《花魂三世缘》首发于起点网,中学时因为看《红楼梦》、《镜花缘》有了写作灵感,但因为学习忙,一直没时间写,保留着情节思路,大学空闲时间多了,创作继续”。陶碧云向我们介绍着她的书,我们期待不已,还跟她约定,等书出版之时,定要赠我们一本。
梦想,随风启航
现代人在忙碌的生活中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陶碧云对自己有着清晰的认识。她觉得社会需要人道主义的尊重,而自己需要一份对梦想的坚定,希望为传播中华文化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当问及最崇拜的人时,她动情地说道“于丹是我事业上偶像;俞敏宏是我精神上向往;父母是我生活上的向导。”有了精神支柱,陶碧云便有了追逐梦想的动力,梦想有一天能走上“百家讲坛”的舞台,向人们传播古典文化之精髓,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人们需要传统精神滋养灵魂。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她抓住每一次上台锻炼自己的机会,参加演讲比赛,主持人大赛······
采访很愉快,不时传出的笑声让路过的同学惊诧不已,当谈到爱情时,陶碧云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两个人要长久在一起,需要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还要相互理解,尊重,她坚信真正的幸福在于美好的精神世界和纯洁的心灵相通。”陶碧云有些羞涩地说道。她喜欢独立的女性,比如杨澜的知性干练;简爱勇敢的追求自己的幸福,红楼梦中晴雯地坚持自我,有主见,不随波逐流。
陶碧云还强调:梦想在远方,于是选择在路上,只要奋斗不息,人生终将辉煌。
采访结束后,回去的路上,我们与陶碧云仍旧欢快地谈天,让我们与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坚定人生方向。陶碧云热爱传统文化,她的每一步都在为梦想铺着基石,让我们为她加油,为她喝彩,相信她的青春终将在东理大闪光。
(大学生记者团:范晓娟 陈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