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评:邵氏电影必属佳品 六叔铁腕任人评说

08.01.2014  16:08

  1975年,邵氏全盛時期粒粒皆星,汪禹、井莉、岳华、谷峰等邵氏红星一起穿戏服合照,坐在“龙椅”上的六叔頗有影坛皇帝之相。

  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可能是邵逸夫(六叔)最为重要的成果之一,也是香港被称为东方好莱坞的基石所在。上世纪50年代,邵逸夫接替兄长主持邵氏电影业务,于1958年3月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之后一路开疆拓土,从早期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的《独臂刀》,再到上世纪70年代的《刺马》等都叫好叫座,带出李翰祥、张彻、刘家良等名导,还捧红了林黛、乐蒂、郑佩佩、王羽、姜大卫、狄龙、李修贤等明星。“邵氏电影、必属佳品”的口号引领华语电影数十年风潮,影响力不只辐射东南亚,包括昆汀·塔伦蒂诺等好莱坞名导都受邵氏电影的影响极深。

  邵氏电影的成功,邵逸夫的高明手段当然功不可没。虽然一手打造了“东方好莱坞”,出品了这么多的电影,但邵逸夫更多被认为是一个成功的商人而不是一个有电影理想的人。为了经营一个有过千员工的大公司,邵逸夫必须殚精竭虑,努力维持运转。作为一个商人,追求盈利当然无可厚非,事实上,全盛时期的邵氏电影几乎没有一部亏过钱!但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为了与对手竞争,为了控制成本,邵逸夫不会心慈手软,他可以暗渡陈仓,撬对方墙脚于无形。理念不合可以翻脸不认人,即使是赚过钱的大导演,一失败他也会视而不见。六叔曾表示,对于自己为邵氏电影所做的事,他任人评价。然而六叔这种铁血经营方式确实让他完美地掌控着公司,当然,也不可避免地令他与营中大将失睦,乃至成为对手。

  电影辉煌史

  中学入行 50岁开创传奇

  邵家在上世纪初就开始发展电影行业,为了帮助家里开拓东南亚的电影市场,中学刚毕业的邵逸夫来到南洋,扛着手摇放映机,在橡胶工厂之类的地方给工人们放电影,这段创业史让香港媒体说邵氏王国,是放映机连格摇出来的。邵逸夫在南洋耕耘30年,在当地拥有了131家影院和十来家娱乐场所,可谓一方霸主。

  不过邵逸夫真正传奇是他50岁来到香港地区开创的。邵氏四兄弟各理一方,其二哥邵邨人担心投资拍片的高风险,一直在香港经营回报率低但稳定的放映业,无心电影业务,并请邵逸夫来港主持他原来的“邵氏父子公司”。1957年,邵逸夫只身来到香港,半年后,“邵氏父子公司”更名为“邵氏兄弟公司”,邵逸夫出任总裁。

  1957年,在方逸华极力推荐下,邵逸夫投资100万港币,大胆起用30岁的新人李翰祥导演。李翰祥不负众望,先是找当时大红的林黛主演《貂蝉》创下票房纪录,接着又以《江山美人》再创香港电影票房最高纪录,并囊括了第五届亚洲电影节五项大奖。之后,邵逸夫又花重金把《杨贵妃》、《梁山伯与祝英台》搬上了银幕。这两部巨片在香港、台湾以至东南亚一带掀起了华语片的狂潮。其后黄梅调电影、武侠电影乃至风月电影都一直引领风潮。

  上世纪60、70年代,邵氏旗下兵多将广,李翰祥的风月笑片,张彻、刘家良的南派功夫片,楚原、唐佳的古龙武侠片,桂治洪的偏诡邪杀片;加之姜大卫、狄龙、傅声、陈观泰等一众当红明星皆是卖座保证,上世纪80年代,邵氏电影20多年间所摄制的影片达1000余部,旗下电影院达200家,每天观众大约100万人。邵氏影城全盛时期,员工超过1700多人,被外国传媒誉为“东方的好莱坞”。 □记者 陈爽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