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沙化土地超3.8万公顷 逼近民居流沙覆盖农田

07.06.2014  15:56

流沙覆盖农田。

鄱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一万家”,苏东坡游经都昌县南山时,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把都昌县的地理位置与鄱阳湖相依相存的密切关系准确的勾勒了出来。然而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鄱阳湖生态受到威胁,湖面萎缩、湿地锐减、土地风沙化严重,曾经的烟波浩渺,水天一色难以重见。 记者连日来徒步行走鄱阳湖沿岸,探访鄱阳湖沙化现状,触摸鄱阳湖的脉动。目前鄱阳湖沙化问题突出,沙化土地面积达3.89万公顷之多,占全省沙化面积的半数以上,其中以都昌县多宝乡尤为严重,3万亩土地面临风沙化威胁。

鄱阳湖多宝乡段3万亩土地沙化

如果不是实地考察,谁会想到在长江南岸、鄱阳湖畔竟然有如此多的土地、村庄受到沙化侵蚀?连日来,记者在九江市都昌县科技局王局长的陪同下,沿着鄱阳湖徒步考察,所到之处触目惊心,“光头山、白沙子”的沙山比比皆是。

在王局长的带领下,记者沿着都昌县多宝乡鄱阳湖畔徒步走向沙化最严重的地方——老爷庙,一边是鄱阳湖面水天一色,另一边则是黄灿灿的沙山连绵不断,记者明显感觉到这里的温度比其他地方高上很多。据王局长介绍:“在这些沙山上,最高温度可以达到70℃,鸡蛋放在上面不一会儿就熟了。

起初,记者还能看到一些零星的小块绿地散落在沙山附近,少数地方能看到一些长势并不茂盛的小树木。记者注意到,沙山上留下一道道沟壑,“这些都是大风吹过的结果,沙子不断从湖边吹往腹地,就会形成带状沟壑,产生许多水沟那样的形状,其实这些沙化土地可以成为风沙化,很大一部分都是风力的作用。”记者在这些沟壑后发现一片生长较茂盛的森林,被一排“铁丝网”围起来,由于长期的风沙化侵蚀,“铁丝网”一边堆积起一条数米高的“沙坝”,威胁着“铁丝网”保护的森林。

记者注意到,在一些沙化土地人为地种植了一些蔓菁、灌木,由于长期风沙化的侵蚀,这些植物的根茎裸露在外,不少已经枯萎干死。

王局长指着沙地上一个露天的黑色铁盒子告诉记者:“这个是监测流沙流动的设施,里面原本是空的,如今已经装满沙子了。都昌县是土地沙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中最主要集中在多宝乡,3万多亩土地被流沙侵蚀,危害到了当地居民生产、生活。

面对鄱阳湖沙化问题,政府虽然采取了种植植被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鄱阳湖沙化问题依然突出,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治理。

【1】 【2】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