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余野鸳鸯组团至西湖过冬天 网友摄影发微博
今年杭州冬天的气息来得迟了点,但每年来西湖越冬的北方野鸳鸯却似乎没有受到影响——
昨天, 网友“云中摄影”的一则微博让不少网友眼前一亮:“怀着对西湖和杭州人民的眷恋,50多只鸳鸯的先头部队已经到达西湖。这是对西湖生态环境的充分肯定……希望全世界的朋友们来杭州西湖看鸳鸯。”
“云中摄影”很有心,拍摄的时候,细细地数了数,组团来西湖的大约有50多只鸳鸯。
上传的这张照片上,与人们传统印象中鸳鸯戏水的形象不同,两只羽翼艳丽的鸳鸯在振翅高飞。评论中,有人惊叹:“这货原来能飞?”
冬天的西湖,并不是一味的肃杀,越来越单调的色彩中,其实藏着不少如野鸳鸯般美丽的身影。如果你还不知道去哪里找它们,咱们今天就来补补课——
来西湖越冬的野鸳鸯
最多时有170只左右
“现在西湖上的鸳鸯,有几十只是原住民。但是如果有50只一起出现的,那么可以肯定是北方来越冬的野鸳鸯。”摄影师祝辰洲告诉记者。
他从1998年开始拍摄西湖的鸟儿,拍摄的关于西湖鸳鸯的纪录片《天堂飞羽》,曾获得2007年度全国纪录片最佳摄影奖。十多年交道打下来,说祝辰洲是最了解西湖上越冬鸟类、特别是鸳鸯的人之一,并不为过。
事实上,今年11月1日左右,他就已经在西湖边拍到了鸳鸯。“不过,因为数量不多,我并不能确定这些到底是西湖的原住民,还是那些从北方来的客人。基本上,每年11月初左右,北方的野鸳鸯就开始来西湖过冬了,然后会一直呆到来年的4月份,一共在西湖停留半年左右。”
从2002年开始,他拍到有大批北方鸳鸯来西湖过冬。最多的一次,他在西湖水鸟保护区数出过170余只鸳鸯。
他将这些北方来的客人分为两种:
一种是在西湖过冬的铁杆粉丝,有50只左右;
另一种则不一定,它们会否留下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是否善待它。“这段时间是西湖上鸳鸯数量不定的时期,因为它们正在选择自己的越冬栖息地。如果对西湖的自然环境不满意,或者是受到人们的骚扰,也有可能继续往南飞,飞到江西、福建等地过冬。”
遗憾的是,在花港观鱼和刘庄之间的西湖水鸟保护区和外西湖这些鸳鸯的主要活动领域,他前段时间还曾见到电瓶船、西湖游船、工作船进出。
这样的环境,显然无法给它们一个不受打扰的理想栖息地。“最好还能有一块西湖岸上的土地留给它们,因为鸳鸯主要在岸上进食。”
体长不过40多厘米的鸳鸯,在祝辰洲的眼里,是一种挺强大的小型候鸟,非常聪明。
据他估计,西湖水域容纳鸳鸯的数量在50到100只是比较理想的状态。“超过这个数量,一是食物的数量不够,二是安全水域的面积不够。”
他建议大家观赏鸟类的时候,一定要买个8倍或10倍的望远镜,不要试图太靠近这些美丽的小精灵们。毕竟是野生动物,容易受到惊吓。
野鸬鹚和绿翅鸭
都来“团购”西湖的冬天
其实,鸳鸯并不算是第一批抵达西湖的“过冬客”。
长相土气、嘴巴呈钩子型的鸬鹚,来杭州过冬其实要早于鸳鸯。一般10月中旬,就能在苏堤南口和三潭印月水杉树的树枝上,看见鸬鹚“稍息”的身影——因为潜进水里捉鱼容易弄湿翅膀、影响飞行。
不像其他野生鸟类,野鸬鹚脸皮比较厚,不怎么怕人,而且捕食能力很强。“在它们的活动领域,你会很容易看见一只野鸬鹚突然钻进水里,然后抓起一条很大的鱼,立刻飞走了。它们一天似乎只需要捕食半小时就能吃饱,然后其他的时间都用来晒羽毛,对着美景发呆。”
野鸬鹚在西湖的停留时间略长一些,超过6个月,最多7个月左右,数量则在100只以上。
形象和叫声都与家鸭非常接近的绿头鸭,同样是来西湖过冬的常客。它们一般10月下旬来西湖,一直待到来年4月份。不同于集群活动、觅食领域较为固定的鸳鸯,绿头鸭似乎没有特别偏爱的水域,而是三三两两到处游,数量在几十只左右。
还有一种和绿头鸭在西湖的越冬时间差不多的小型鸭类,叫做绿翅鸭。它们的脸酷似京剧里包公的脸谱,仔细看会有点滑稽,但这两年,祝辰洲很少发现它们的踪影了。“不知道是找到了更好的栖息地,还是对西湖的环境不满意。”
本报也再次提醒大家:观鸟时着装不要太鲜艳,尽量接近自然环境色,不要太接近鸟类,干扰他们的生活,不要偷食,不要用闪光灯拍摄鸟类。
就让这些小家伙,安安静静地和西湖约会一个冬天,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