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县有21个“中国传统村落” 数量居江西第一
琉璃乡蒲塘古村“名荐天朝” 牌楼全景
合市镇游垫古村迎来众多游客。邓兴东摄
本报记者 邹晓华
11月23日,天空中下着细雨,出金溪县城,沿金东省道北行约10公里。不远处,清一色的青砖黛瓦,高高耸起的马头墙,纵横交错的幽静小巷,历经岁月磨砺的青石古道,仿佛向人们诉说着村落过去的辉煌和岁月的悠远。这就是有着中国最美古村落之称的金溪县双塘镇竹桥古村。
金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丰富。据不完全统计,金溪境内格局保存完整、历史风貌保存较好、地方特色鲜明的具有类似历史文化名村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共有150多个,每个村落都有集中成片的文物建筑,仅浒湾一个古镇就有901栋明清古建筑。目前,全县共有21个全国传统古村落,位居全省第一。
记者获悉,为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古色文化,加快古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步伐,该县将乡村记忆、民俗文化、民间传说、特色产业等乡土元素巧妙地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之中,最大限度地保护古风古韵,让村村都有村民认同的不可复制的文化标志,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科考、 怀旧、游览。
传统古村落保存好、类型齐、价值高、影响深
金溪县相关部门人员告诉记者,金溪县有15个古村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目前,共有中国传统古村落21个。金溪县相关工作人员邓兴东告诉记者,从目前中国传统古村落的数量来看,金溪县位居全省第一。
金溪县传统古村落文物建筑保存好、类型齐、价值高、影响深。目前,金溪县仍完好地保存着明清时期风格、格局比较完整、古建筑成片的传统村落45座、古祠堂100余座、明代牌坊8座、清代牌坊30余座、古民居1万余幢。其中,3个古村(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镇),7个古村被评为江西历史文化名村。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金溪有不可移动文物912处,明清古建筑11633栋(仅浒湾镇就有901栋)。
金溪县境内的传统村落格局保存完好。竹桥与琉璃东源曾家每个村都有100多栋明清古建筑,依然保存着当年的风貌。合市镇后林村目前还保存着当年的护村墙,当年为了防御外来入侵,在村内修建的山洞可以直接通往后山。全县有10处“国字号”文物单位 ,1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许多专家和学者看了金溪古村后,认为“金溪古村落群在中国同类历史遗产中的价值与地位,可等同于徽州古村落群、福建土楼群、黔东南苗寨等”。
金溪传统村落、文物建筑类型齐,金溪传统村落牌楼、宗祠、庙宇、祭坛、官厅、书院,不同格局的建筑一应齐全。全县保存完好400平方米以上的宗祠有124个,大夫第62栋。合市镇七坊村和陆坊镇下李村的古戏台至今保存完好,在全省罕见。
金溪传统村落、文物建筑价值高。金溪古建筑砖雕、木雕、石雕“三雕”鬼斧神工,精美绝伦。综合镂雕、圆雕、浮雕、透雕等各种艺术雕刻为一体 ,美轮美奂。琉璃乡莆塘村有最漂亮的“福”字,由若干图案石雕而成。
“政府30%+户主或村集体20%+社会与基金50%”方式筹资金
采访中,记者获悉,一直以来,金溪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物和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始终坚持“以最大的包容,吸引最多的投资,力求最好的效果”的文物和传统村落的保护理念。按照“以保护为主,抢救为先,传承为本,利用为要”的文物和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思路,探索总结文物和传统村落保护的“金溪模式”,文物和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金溪县强化组织、经费保障和工作举措与制度保障。据介绍,该县成立了以县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金溪县文物和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将文物和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纳入乡镇年终目标管理综合考评。同时,严格按照“整体保护、协调发展;惠及民生,尊重民意;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基本原则,制定了相关工作方案、意见和通知等文件。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古村落现在正面临着大量古建筑失修倒塌,濒临消失的局面。因此,金溪县大胆提出“拯救老屋行动”。让全社会一起来共同努力解决修缮资金的困难,携手一起拯救老屋,守护即将逝去的乡愁。
金溪县面对社会公众,广泛发出老屋认修倡议,并在该县合市镇的游垫村举行了现场“认捐认修”活动。第一批急需修缮的6栋古建筑,已全部被认修,形成了“老屋认修——游垫模式”。金溪县还举办“数据遗产中国行——金溪站”活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金溪县的古村落群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古代建筑博物馆”。
记者了解到,“游垫模式”的核心内容就是对一些开始破败的房屋,以村民为主体,政府以少量的奖励资金为引导,以“村民出一点,社会资金资助一点,政府奖补一点”的方式(一般是“政府30%+户主或村集体20%+社会与基金50%”的资金筹措比例),对即将倒塌和消失的老屋进行抢救性修缮,延长古建筑的时限。去年,合市镇游垫村成立了古村保护理事会,专门发动村民自发对老屋进行抢救性保护维修。同时,为了确保维修质量,还专门组建了一支相对专业的本地民间老屋维修队伍。县政府以农村危旧房屋维修等项目资金作为奖补,专门用于支持游垫村老屋维修。目前,游垫村已经成功认修老屋12栋。
此外,金溪县还成功争取中国传统村落和中国文物保护基金项目,也将金溪县列入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拯救老屋行动”的试点,努力将“金溪传统村落群”列为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的试点,将金溪建成利用数字技术的文化遗产范例。
一座古村一个文保员守护,一件文物由一个人保护
为了保护古村落,金溪县采取了政府支持与村民自身力量并重。金溪县制定下发了文物和传统村落保护考核管理办法,将文物和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纳入乡镇年终综合目标管理考评。建立完善了“一村一档”制度、县人大和县政协参与监督机制、保底性投入机制、定期调度机制、问责机制及“一员护一文物”“一员管护一古村”的专人看护机制。传统村落看护人员由乡镇及村里民主推荐,经县文物管理所审核同意后,签订合同,每一个传统村落的看护员由县文物管理所进行考核,据实拨付,合格的下一年续聘。这批传统村落看护员,在传统村落保护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古村落、古建筑保护是“两并重、两统一”。即政府引导与公众参与并重,文化内涵与生态环境并重;科学规划与分步建设相统一,合理保护与旅游发展相统一。记者了解到,金溪县通过组织古村村民到外地实地参观考察,举办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知识讲座、培训班,制定村规民约,编印出版古村宣传推广书籍。完善保障机制,制定操作性较强的管理机制。尤其是招聘当地村民成为文保员,以村民管理古村,取得了显著成效。
胡庆华,2013年成为合市镇游垫村第一个文保员,也是金溪县第一个文保员。很长一段时间都扮演着吃力不讨好的角色,整日都在游说不愿掏钱维修老屋的房主。在信念支持下不断努力,最终将政府大力支持老屋修护的政策传达给房主,取得一致同意,修护了老屋。像胡庆华这样的文保员和村民还有很多,他们基因里流淌的血液让他们成为保护老屋的重要力量。有坚决与文物盗窃犯作斗争的村民,不惜自身安全,也要保全建筑;有半夜听到狗叫就自发出来巡逻的人;有自学中国古代陶瓷史、中国青铜器、中国考古学等学科,不断提升自己的村民;有把全部退休金拿来修老屋的村民;有拉网式普查、刻苦学艺的人;有努力学习运用互联网宣传保护古建情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