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丽阳镇三百余年的祠堂毁坏严重 村民希望修复保护

12.06.2014  14:49

在前往丽阳镇芦源陈家村的路上,村民陈建华向记者讲述着祠堂的历史,这座陈家祠堂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听老一辈的人讲,以前婚丧嫁娶都是在祠堂举办的,经常还有老人在祠堂里聊天。”陈建华站在一座青砖灰瓦的建筑前,不断地说着这里原本有龙凤雕刻,这里面原本是村里老人休闲的地方。

而谈起祠堂的现状,陈建华停顿了一下,他似乎不知道怎么形容,良久说了一句,“毁坏严重。

村民称祠堂原来有许多精美雕刻

走到村口一处已经被杂草包围的石门处,陈建华指着说这里是宗门,这座石门旁边还有一所看起来年代久远的房子,一位老人从里面走出来,指着已经被绿色植物覆盖的石门顶部说:“以前这个石头门上面还有炮。”陈建华介绍,这个宗门就是一个界限,外姓人不能进入这个村,炮是为了防土匪的,现在炮已经没有了。

从宗门往里面走两分钟左右,一座青砖灰瓦的建筑就出现在眼前,陈建华说,这里就是陈家祠堂。

这座祠堂门口原本雕着龙凤,但是都被人盗走了。”从陈建华指着的地方能看见两个孔。往里走,发现房檐往下雕着一米长的龙纹,已经被灰覆盖变成了黑色。门口的柱子上有不少还挂着钩子,今年已经88岁的陈良策介绍,这是“龙凤钩财”寓意,装饰用的。

陈良策是土生土长的丽阳镇芦源陈家村村民,在他的记忆里还留有陈家祠堂完好时的模样,“这里一个个台阶上去的,最上面供奉的是一尊包青天,在包青天两侧摆放的则是陈姓长辈的排位。”陈良策指着祠堂内的一面空墙向记者讲述着。

在陈建华向记者介绍祠堂的一些物品时,有村民趴开了一块长满草的地方说:“这个石头都是三百年前的,原本这里是有一个积水的小池子,寓意四水归宗。

祠堂的对面是一座戏台,房顶已经塌下来了一大块,门口堆满了干柴和砖块,从外形上能看见一个一米余高的台子,如果不是陈建华的介绍,很难想象这个房子的用途。77岁的村民刘银枝说,“37年前,我大儿子结婚的时候,在这个台上有人演过戏,之后戏台便塌掉了,也没有人管理。

祠堂荒废多年无人管理

记者在祠堂走了一圈,发现有的木雕上面被人用粉笔写了字,而有的木柱已经被虫蛀空。陈建华随手拨了一下木材,一块约5厘米长的木块便掉落下来。

在祠堂的里面,房梁和一些高处的木材上面还有一些精美的木雕,作为支撑的石凳大部分已经没入土中,村民说,“如果不是因为那些木雕太高,石凳太重应该也被人偷走了。”这座祠堂里,现在留有的只是一些雕刻着花纹的木材、石凳和掉落在地上的碎瓦片和杂草,村里老人们描述的东西,大都已经不见了踪影。

刘银枝表示也见过祠堂完好的样子,“以前上面的花纹雕得可漂亮了,现在的木匠想雕出这样的花?想都不要想。现在这些木雕都被人偷走了,可惜了。”对于祠堂里木雕装饰被偷,刘银枝哀叹连连。

祠堂已经荒废多年,因为是村里集体所有,也无人出面管理,“即使村民们有心将它保存下来,也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

陈建华说,现在祠堂里还有不少的木雕、石雕都是保存完好的,“我不希望自己这代人是知道陈家祠堂的最后一代人。”他希望能将祠堂修复,让后人也知道在丽阳镇还有一座三百多年历史的陈家祠堂。

文物管理所:正在商量维修办法

记者从昌江区文物管理所副局长吴松涛处了解到,在2008年文物管理所就已经前往当地进行了考察,包括该祠堂的周边环境、年代及保存程度,综合各方面的考察,发现该祠堂缺乏代表性建筑的特点。

吴松涛同时表示,考虑到这类祠堂确实是旧的建筑和对当地村民的意义,已经在商量能否通过当地政府、文化部门及村民的力量进行维修。

文物管理所同时呼吁市民,如发现有价值的文物可以与文物管理所进行联系。

来源:瓷都晚报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