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费提速”还需更多市场手段

16.06.2015  14:27

  据中新网报道,自上月15日三大运营商公布“提速降费”方案以来,已满一月。但这一个月以来,三大运营商部分“提速降费”措施仍未落地,也没有具体落地时间表。

  早在运营商出台方案,表态改变宽带收费高网速慢问题之时,不少网民就吐槽,一些方案其实是玩文字游戏,“降费提速”缺乏诚意。只是没想到这个诚意打折的方案,落实起来也是困难重重。虽然情理上难以接受,但如果按照现实逻辑来推敲,这样的局面又是意料之中。

  正如业内专家所分析的,提速并不只是取决于运营商的主观意愿,还受制于一定的客观条件。光纤入户是保证网速的好办法,目前多数网速快的国家都是以光纤为主。早在2010年,韩国使用光纤到户及光纤到楼两种服务的住户占比就达到52%,而我国直到今年一季度,光纤到户用户占比才到38.4%。但要提升光纤入户比例,一来前期基础建设投入较大,二来短期内也很难一步到位。

  除了类似客观原因之外,也不排除运营商还存在一些主观顾虑。因为按照国资委今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央企业增收节支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精神,“效益下降的企业工资总额必须下降”,也就意味着央企效益一旦出现下滑,那么从高管到普通员工的工资都可能受影响。在这样的考核导向之下,运营商的降费就可能面临从上到下的阻力。

  当然,列举这些原因并非是给运营商的“软抵制”寻找借口,而是正视原因,才能找到解决方案。运营商网速和服务长期不尽人意,重要根源在于垄断,几家大运营商天然占据着优势资源,掌握市场定价的话语权,所以没有内在动力去“降费提速”。长期的垄断格局,养成了几大运营商独特的企业架构和定价体系,即便是现在面临舆论压力,要想快速做出反应也并不容易。

  换句话说,“降费提速”就像是外在强加的指令,但实际上和运营商的主客观条件都有冲突。就算是在各种压力之下,运营商尽力推动,结局也未必能满足公众期待。“降费提速”落地难留下的最大启发是——要想改变运营商的服务,治本的办法是改变他们的生存环境和游戏规则,其方向则是进一步破除垄断,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价格调整机制。

  宽带因为具备某种程度的公共服务色彩,所以很多国家都有一定的扶持或者补贴,并不是完全交给市场竞争,但在这过程中,还是会尽力限制垄断激发市场竞争,以此倒逼服务的提升。比如,韩国政府曾投入巨额资金进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还大量补贴宽带行业,但同时出台“分享规则”,打破大型服务商垄断,强制其与小的竞争者分享网络。在充分竞争之下,让网民能享受低价格服务。

  由此可见,要推动运营商“降费提速”,仅靠舆论压力,可能治标难治本,重要的是创造尊重市场竞争的制度环境,让消费者拥有更多“投票权”,这样运营商自然会更加主动。(媒体评论员 敬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