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彦鹏:“野鸡大学”屹立不倒的背后
临近高考,虚假高校问题再次进入大众的眼球。近日,《南方周末》公号报道了上大学网发布的“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曝光的国内210所虚假大学迅速成为网络热议话题。北京为虚假大学的高发地,有83所,占比44%;上海有15所,山东有12所;此外,天津、河北、广东、江苏、陕西等十多个省市地区均有分布。
所谓虚假大学,是指未经教育部和地方教育部门审批,不具招生资格、没有办学资质、涉嫌非法招生和网络诈骗的学校。因此,坊间赋以其贬义,称之为“野鸡大学”。这些学校往往使用与知名的大学非常相似的名字,借以混淆视听,如“中国民航学院”,是高仿版的中国民航大学(前身是中国民用航空学院),利用仿冒名称以假乱真,欺骗考生和家长。
此类“野鸡大学”并非横空出世,反而拥有不浅的存在史。自2013年起,上大学网已陆续发布三批“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其中第一批就有100所。近些年来,各大媒体每年都有相关报道,被骗的学生也不少见。问题是,每年都在曝光,又涉嫌非法招生、买卖文凭,这些学校为什么还屹立不倒,而且数量还在逐年增加?
一说,有市场需求。小说《围城》里面有这样一个情节:主人公方鸿渐到海外留学,他的准丈人周经理为他花费了不菲的一笔钱,他却考不到文凭,无奈之下买了一张“克莱登大学”的文凭,好回国做个交代。回国后,方鸿渐被学校请去做演讲,既赚足了面子又风光了一把。实际上,“克莱登大学”子虚乌有,即一所“野鸡大学”。
现实中,却也有这种文凭买卖存在。究其原因,一来,“面子论”作祟。在我国,面子说的渊源已久,用鲁迅先生的话说,每一种身价,就有一种“面子”,也就是所谓“脸”。这“脸”有一条界线,如果落到这线的下面去了,即失了面子,而文凭恰可以弥补这个缺口。二来,社会普遍性重文凭。这个不用多说,生活中大家都有体会,比如,找工作时以文凭做卡口。
二说,监管不到位。2010年5月,《京华时报》报道了虚假警校“中联司法学院”;2011年7月,《中国青年报》曝光了与华北科技学院一字之差的虚假大学“华北科技大学”。从2011年起,教育部每年都会公布《教育部批准的高等学校名单、新批准的学校名单》,同时,在每年高考前,教育部一般会公布当年的《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
可是,靠媒体的曝光和教育部公布的名单够吗?莘莘学子就能避免受骗吗?显然不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法》有明确规定:“对不符合规定条件审批设立的高等学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有权予以撤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举办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由教育行政部门予以撤销”。既然有相关法律条款的规定,“野鸡大学”还在增加,监管部门懒政行为可见一斑。
网上传着各种“拆假”“打假”的招数,但是要想根治还得社会合力。在社会意识层面,唯文凭是举的观念应该转变,消除文凭歧视,应该从社会自觉做起。更重要的是,监管部门要加大打击惩处力度,摧毁生产“野鸡大学”的土壤。这样,屹立不倒的“野鸡大学”才有倒塌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