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光速”打造光电产业集群的探索与启示
高起点布局 高规格支撑 高层次引导
高安“光速”打造光电产业集群的探索与启示
新华网江西频道2月2日电 从2012年引进第一家光电企业,到如今29家企业落户,总投资达70多亿元,江西光电产业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
从零星企业单打独斗,到如今奥其斯、康铭盛、科慧明、天孚四大光电“龙头”领舞,上下游企业迅速集聚,抱团崛起;
从一个“新生”的产业,到成功跻身全省60大重点产业集群,建成省级绿色光源基地……
这是高安光电产业走过的一条跨越式发展之路。
按照“差异发展、突出特色”的思路,高安市2012年瞄准光电产业应用领域,高起点布局、科学规划,从做强服务、创优环境、倾斜政策等方面入手,立体式打造光电产业发展平台。同时,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式、全链条式发展,在短短几年间,为县域经济立起一个新的“支点”。高安市光电产业发展的探索与经验,给省内其它县域经济发展带来多重启示。
高起点布局 瞄准新兴产业转移“风向标”
长期以来,高安市以建陶、汽运而闻名全国,其中建陶业产值占据了高安工业的“半壁江山”。然而,“一业独大”的产业格局,不利于高安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必须尽早谋划新的支柱产业,培养高安经济转型新的“支点”!
发展什么产业?这是摆在高安市委、市政府面前的第一个重要选择题。
放眼全国,新兴产业中,光电产业这一以科技和创新为驱动力的高端低碳产业,市场前景十分看好,沿海发达地区光电企业规模扩张和产业转移的趋势日益凸显,为高安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发展空间;放眼全省,光电产业发展基础良好,产业虽已兴起,但主要集中在芯片开发领域,而光电应用领域尚是空白。
高安市敏锐地发现了这一产业发展良机,并迅速作出战略部署。
2012年,按照“差异发展、突出特色”的思路,高安市提出打造光电产业的战略构想,并把重点放在光电应用领域:招商引资优先考察光电产业及配套项目;项目用地及预留规划用地优先考虑光电产业项目;项目服务扶持优先支持光电重点项目;向上跑项争资工作优先倾斜光电产业发展……
一时间,高安市组团赴深圳、广东、福建等企业聚集度较高的地区,展开全方位招商。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实行“一企一策”,咬紧不放,靠着一股锲而不舍的劲头打动客商。
为扶持光电产业迅速壮大,高安按照“扶龙头、建基地、成系统、重创新”的发展思路,出台光电产业发展规划,高位推进光电产业的培育和壮大。根据高安市工业园区总体控制性规划,借助工业园区扩区调区契机,2012年,高安市通过启动绿色光源产业基地专业规划编制,进一步细化光电产业规划区内功能配套和项目建设规划,为光电产业的发展预留了空间。
与此同时,高安市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奥其斯、康铭盛等一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产业迅速发展壮大。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2012年引进第一家光电企业至今,高安市已有29家企业落户,总投资达70多亿元;在奥其斯、康铭盛、科慧明、天孚四大光电“龙头”带领下,高安市光电产业上下游企业迅速集聚,成功跻身全省60大重点产业集群,并建成省级绿色光源基地。
2014年1至11月,高安光电产业总产值达22亿多元,实现利税2亿多元。预计2015年,高安光电产业总产值可过百亿元。
光电产业,打开了一条高安产业升级的新路。
高规格支撑 打造光电企业聚集“洼地”
“项目区基础设施完备,除了硬件设施以外,还吸引了很多相应的配套企业。这为我们企业降低成本创造了有利条件。”说起发展环境,落户龙工北大道项目区的康铭盛公司负责人颇感满意。
产业引进来,如何培育好?高安市下足功夫,看准支撑产业发展要点与发展环境薄弱点,做强服务,做优环境,着力打造光电企业聚集的“洼地”。
——“一园三区”布局项目空间版图。按照相关规划,结合工业园区已有项目布局,高安市重点在龙工北大道项目区及杨家湖项目区两个区域拉开框架,加上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石脑光电小区,在高安主要光电产业集聚区域内,形成了“一园三区”发展格局。“一园”,即3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三区”,即2600亩的杨家湖项目区、1500亩的龙工北大道项目区和2000亩的石脑光电项目区。每个产业集聚区域按1至2个以上龙头企业进行布局,奥其斯、科慧明等四大龙头分属于三大区域。
——重投入完善园区配套,夯实项目发展基础。高安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全面完成光电产业园“七通一平”工作,确保企业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零障碍”;按照“产城相融、两城互动”的发展理念,加快城市新区与工业园区对接融合,以城市公共功能服务园区企业发展。此外,高安市规划建设114亩的光电产业孵化园,打造融研发、物流、市场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服务中心。
——搭建人才平台、融资平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为助推产业发展,高安市做好育“才”、引“财”两篇文章。
高安市引导企业与南昌大学、厦门大学等院校合作,加大光电核心物件研发力度。促成光电企业与高安第三职业中学合作,加大光电产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投放《“光谷”追梦》主题片,在宜春、高安电视台播放宣传,加大企业用工保障力度。
通过市财政设立6000万元“信用示范企业续贷帮扶资金”,高安帮助企业解决“过桥”资金难题。此外,高安市依托财园信贷通和政策性小额担保等平台,优先为光电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政策倾斜,争资争策,优化支持产业发展。以高安光电产业被列入全省重点推进的60个工业产业集群为契机,积极向上争取战略性产业引导资金、电子信息发展基金以及省级绿色照明光源、国家绿色光电服务平台等项目政策。两年多来,共争取到重大项目用地指标1000余亩,绿色光源产业集群发展扶助资金600多万元。与此同时,高安还出台系列优惠政策支持光电产业,并将本地光电企业产品列入政府采购目录,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高层次引导 育“龙头”增强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
走进江西奥其斯公司,现代企业的高端大气一览无余。26万平方米的车间宽敞豁亮,现代化设备一字排开。自2013年底投产以来,工厂一直满负荷生产,订单已安排到2015年年底,2014年主营业务收入接近20亿元,三年内可望进入百亿企业行列。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龙头”支撑。
高安坚持实施龙头驱动战略,针对奥其斯、康铭盛、科慧明等投资10亿元以上、具有产业支撑作用的重点项目,实行全方位扶持和政策倾斜:按照“特事特办、好事快办、难事先办”的原则,全力支持企业落户、建设和发展;在项目用地方面,指标优先倾斜龙头企业。目前园区在建重点项目中,光电项目比例占到60%以上,计划预留重点光电项目供地面积占园区可用地面积70%以上;在服务方面,按照“一名领导、一个部门、一支队伍”,全程为企业排忧解难、保驾护航。高效服务,带动项目高效推进,奥其斯、科慧明两家龙头企业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施工、当年建厂、当年投产”。
“龙头”高昂,风生水起。以奥其斯、康铭盛、科慧明、天孚为代表的四大“龙头”各领风骚,提升了产业的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投资22亿元的奥其斯主要生产室内、户外LED照明产品,拥有国际、国内专利40多项,列为全省42个重大项目之一;
投资14亿元的康铭盛主要生产多功能LED手电筒等移动照明产品,旗下的康铭、多朗达等品牌属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投资10亿元的科慧明主要生产LED封装、显示屏及照明、LED电源和控制系统,在业界口碑良好;
投资8亿元的天孚主要生产光纤通信有关产品,与华为等世界500强知名通信企业有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不仅如此,据统计,高安已引进的29家光电企业中,亿元以上项目共有8个。
这些企业的良好发展,也带动相关配套企业跟进。奥其斯有30多个工艺,部分由外协企业完成,目前好几家已经跟进,预计将带来10多家配套企业;跟随康铭盛来高安的也有4家企业,配套完成线路板、支架、灯头等10多个工序。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光电企业将目光投向高安,毅航光电、鼎峰电子、晓辉电子、玮琈电子等一批中小企业先后落户投产,集中融入产业链。本地企业也看好光电产业,不少进行转产改产,亚中电子、中陶电子由以前的纺织、汽运企业转产而成。
吸附一批企业,集聚一个产业。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高安光电产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上游的LED封装,下游的电阻、电容、电线、线路板、五金、开关、支架等大部分产品可以自主生产。龙头企业之间、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开展合作,促进产业链优势互补、发展互动,实现产业集群发展。
高安光电产业“光速”发展带来三点启示
推进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是实现“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目标的重要着力点。当前,各地都在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产业集群之路。短时间内实现光电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最终形成集群发展良好态势的“高安样本”,启示有三:
启示一,加快产业集群发展,要坚持精准定位、规划先行。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精准定位、合理布局、走集群发展之路。发展县域经济要立足县情,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错位发展,找准支柱产业,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不断提高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在选准产业的基础上,根据产业特征,科学规划出符合本地实际的产业集群发展路线图。
启示二,加快产业集群发展,要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培育一个产业,要满足三个条件:一要有龙头企业,二要有产业配套,三要有资金、人才、技术、政策等支持。高安市在培育光电产业集群中,坚持“政府做产业,企业做产品”的理念,在引进和培养龙头企业上下功夫,在加强产业配套上下功夫,在提供资金、人才、技术和政策上下功夫,引导产业集群发展。园区企业则要在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上下功夫,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
启示三,加快产业集群发展,要坚持问题导向,创优环境。市场经济是环境经济,经济发展的竞争也是发展环境的竞争。哪里环境好,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就往哪里集中。因此,必须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提升政府的服务效能,不断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打造一流高效的政务环境。与此同时,要围绕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营造公正、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给企业吃下“定心丸”。(王晶 李莉 储浩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