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班过半学生在炒股

08.05.2015  10:17

  春节以来,“股票热”之风吹遍南昌街头巷尾,也飘进了南昌各大高校,大学生们上课纷纷埋头“看盘”,心情也随着行情变化而跌宕起伏。6日,记者走进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记录了一群专业类大学生炒股的故事。

  听炒股课学生增多

  张海明是财大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大一新生,尚未接触系统股票理论知识的他,去年10月在父母的支持下,用家中6000余元闲置资金买了5只股票。此后,每天准点“看盘”成了张海明必备的功课。至今年2月,因家里着急用钱,张海明不得不从股市退了出来。满打满算,一圈下来赚了1000多元。

  张海明说,他们班有十多人在炒股,而这一情况在高年级更为普遍。

  大三学生张涌告诉记者,他们班共有59名学生,过半学生都在炒股,其中以男生最为典型。每天开盘期间,同学们纷纷掏出手机关注股票走势,“一开始我们只是同寝室人交流炒股心得,现在不管走到哪里,只要听到有人议论股市,我们都会凑过去搭讪,对方也不会排斥”。

  炒股学生人数不断增多,《证券投资技术分析》课程也受到热捧。担任此门课程的教师、金融学院证券投资系系主任李思敏告诉记者,“这学期多了许多旁听学生,据我了解,实盘炒股的大多是大三大四的同学,本金大致在几万元,都是从家长那借来玩一玩的。”李思敏说,“而且大部分同学都偏向短线方面的投资。

  寝室里炒出“股神

  6日21时许,随着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纷纷走回寝室。不一会儿,13栋男生宿舍楼道口响起了同学们谈论股市的声音。张涌的室友放下书包后,立马窜到隔壁寝室和“股神”艾云峰交流起股市行情。

  艾云峰之所以被称为“股神”,是因为他在炒股方面颇有心得,且选中的股票大多是黑马股。艾云峰今年21岁,但已有7年股市经验。“我爸是个老股民,受他影响,我从初二开始就学习炒股,看了很多相关书籍。”去年12月,艾云峰投入5000元开始实盘操作,两个星期后总资产就涨到8000元。不过,过年期间,由于疏于管理,他买的股票亏损了20%。“那段时间十分难过,盘都懒得看。”经历过第一次失败后,今年开学,家人再次资助了他1万元,加上奖学金等,艾云峰投在股市里的本金提升到1.8万元。

  不同于父亲精选两只长线股票不轻易换股的做法,艾云峰有自己的炒股方式:以做长线的思路选股,选中的个股以做短线的方式操作。“我将资产分成三份,第一份买业绩优秀的大蓝筹股,一般会拿一个月左右,目的是为了获得稳定、低风险的收益;第二份买带有题材的优质股,持股时间不超过一个月,以追求较低风险与较高收益;第三份则用来抄底、投机,追求超高收益。”艾云峰说,开学以来,他的总资产已超过3.2万元。

  荒废学业让人担心

  艾云峰投入在股市中的资金其实算少的。记者了解到,他所在班级30余名炒股同学,大多投入了2万元至5万元不等的本金,这些资金基本上靠父母赞助,但绝大部分收获了利润。

  5月5日一开盘,股指大幅下挫的格局敲醒了这群大学生盼涨的梦境。当日,沪深两市大幅杀跌,沪指重挫近200点。受此影响,张涌一天亏损了1000余元,而艾云峰两天内也亏了近2000元。

  不过,艾云峰说,尽管内心有些许伤心,但这点波动还在心理承受范围内,因为之前已赚了上万,现在亏的几千元只不过是利润,影响不大。

  不过,相比股市震荡带给他们的情绪波动,期末考试则让他们更为恐慌。“自从炒股以来,每天花在股市上的时间超过10个小时,一门心思扎在股市里有种荒废学业的感觉,很担心这学期期末考试不能通过。

  李思敏认为,大学生在学习之余,通过实盘操作,学学投资做做理财,对于学金融是有帮助的;但是要把握好尺度,切不可因此逃课甚至荒废学业。“其实选好一个股票做长期投资,完全不需要天天盯着手机看股票波动,这也是我上课时多次向学生推荐长期投资理念的原因。

  ■信息日报记者王燕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