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院长给大学生的75封信

15.05.2015  12:19
原标题:一位老院长给大学生的75封信

近日,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们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来自该院院长南振中赠送的400本签名新书《大学该怎么读 给大学生的75封回信》。每部新书的首页都有亲笔题字,书中还夹了一封信函,每封信的内容都不尽相同。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孙保营介绍,这批新书送达南振中家中后,他通宵签了400本书,作为给郑大师生的5月礼物。

75封回信

今年元旦前夕,南振中专门针对大学生读书问题进行系统调研,向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发放调查问卷,提出4个问题:一是,据报道,有的年轻人“读书兴趣下降”。作为郑大新传院的学生,你的读书兴趣如何?2014年你读了几本书,对你启发最大的是哪本书?促使你读书学习的动力是什么?二是,在读书学习过程中你采取了哪些自认为有效的方法?有什么心得体会?积累了哪些经验?三是,在读书学习过程中,有什么困惑?四是,你有哪些问题需要向老师提出并希望得到回答?

同学们的回答五花八门。经过梳理,南振中从中筛选出了70多个问题,把它们当作郑大学生留给他的“寒假作业”。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焦世君表示:“南振中院长一直遵守一个信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所以,他在今年年初对全院学生进行了读书学习的问卷调查,并给每个学生回了信。

为了给同学们解答疑惑,南振中的整个寒假,包括春节7天假期都“”在家里,专门研究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并分别回信共94封,一共写了12.5万余字的回信。

南振中年过七旬,为写回信每日早起,家人心疼劝阻过他,但他说这是自己想做的事,一点也不觉得累。“天亮前很安静,正是写作的好时候,适合给大家写回信。”他说。

对大学生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南振中在回信中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阅读经历,以讲故事、举例子等方式一一作答,每封回信少则三四百字,多则近2000字。

今年春节过后,新学期开学第一天,这些回信发到了大学生们手中。这些回信,每封信都围绕一个主题。如:《不要盲目追求“阅读GDP”》《数字化时代的笔记系统》《不可尽信荐书单》。此外,还有以为人处世为主题的回信,如:《大学有没有“起跑线”?》《应聘者应该具备的品格和能力》《实现人生价值的三种境界》。

收到回信的部分同学将自己的信件晒到网上,引起许多年轻网友的关注,纷纷感叹“到哪儿去找那么好的导师”,并发帖要求阅读这批回信的完整版。经过考虑,南振中选取了其中的75封回信,于今年4月底结集出版。

南振中在该书前言中表示,他在回信中注意了三点:不回避尖锐的问题;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多作探讨式交流,少搞“标准答案”。

学生:“能被南院长理解,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对于南振中的回信,同学们一致叫好。

在调查问卷中,贾雪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将书分为4类,感兴趣且有用的、感兴趣但无用的、不感兴趣但有用的、讨厌且无用的,请问我该如何对待第四类书籍。

对此,南振中引用了前苏联著名哲学家别林斯基的一句话: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最后,南振中给出了这么一个建议:关于“讨厌且无用”的书,不必强迫自己去读,至少在厌恶情绪消退之前不要“硬读”。

太出乎我的意料了,南院长居然给了这么一个回答,能被南院长理解,真是一件幸福的事。”贾雪说。

陈薇伊同学提出的问题是:看完的书总会记不住内容,这让我很苦恼。在回信中,南振中通过列举包括文章《耕云记》中“好记性”,告诉陈薇伊同学专注是记忆力的增强剂,并给出了这样的建议: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会记,而且要学会忆,要养成经常回忆、重温、联想、检索的习惯。

在《如何摆脱拖延症》一文中,南振中首先向学生推荐了美国心理学家简 博克、莱诺拉 袁的《拖延心理学》,然后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摆脱拖延症要从具体的事情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第二,保护好自己的时间,对于外界的干扰和诱惑,要学会说“”;第三,梳理自己曾经使用过的借口,凡是使用过的借口,一律不再使用。最后他还举了自己“拒绝拖延,按时交书稿”的例子以告诉学生:每个人都有一种潜在的爆发力,请给自己压力,让这股力量爆发出来,或许会有意象不到的成效。

在《学会“关心”与“被关心”》一文中,针对学生的困惑:“大学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充实,和同学的相处似乎做得也不好。如何更好地与大学同学相处呢?”南振中告诉学生:大学时代的第一个要点,就是你要跟同学们分享你所拥有的东西。他阐述了美国教育家内尔 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的观点:“学校应该建立一个充满关心而非竞争的环境”。他告诉这位同学:大家应该要学会体谅、学会包容、学会理解、学会互助,要学会关心他人,也要习惯被他人关心。

教书育人从心开始

孙保营认为,南振中在书中提到的很多问题都具有普遍性,不仅困扰着大学生,也困扰着其他一些人群,比如“如何摆脱拖延症”这一问题。他说,南院长对拖延症的应对方法,对他个人摆脱拖延症、提高为师生服务的效率也有比较大帮助。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辅导员曾鑫经常与学生们交流,出版过《一位高校辅导员的100篇“微”日志》,称自己是南振中的忠实粉丝。

读了南振中的书之后,他说了三点感受:“把职业当成事业,把倾听当成习惯,把学生当成朋友。南院长的书籍教会了我知心朋友怎么去做、人生导师怎么去当、立德树人怎么去实践。他与大学生沟通的要义及书中对大学生的指导,值得每一个教育者思考和学习。

2014“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宋家友认为,南院长用心与学生交流,让教育真正入心入脑,让我知道教书育人要从心开始。

南振中认为:“教书育人是行善积德的事,作为校友应该为母校做点事儿。

2014年6月,“新华通讯社-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在郑州大学揭牌,新华通讯社决定与该校共建“穆青研究中心”。2014年12月,河南省委宣传部与该校签约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为学院建设提供更多的政策、资源、资金等支持。该校师生明白,这“两个共建”的实现与南振中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毕业生是母校的“形象代言人”》《走出校园“不要怕”,“30年后”不要悔》……南振中在该校作的几次报告都受到了师生的“追捧”,他讲授的内容都非常实用。

南振中时常说,学院的老师要首先对学生们付出关爱,这样学生在毕业后才会对母校留有深刻感情,最后把这种关爱传递到社会中,形成一个“正能量”的循环。

在南振中的推动下,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于2014年4月还发布了《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推荐阅读书目》,向学生推荐了200本优秀图书,并将书目中所列书籍的电子版刻成光盘,发放给了每个班级。(潘志贤 凌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