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省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22.04.2016  08:57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江西工作提出的新希望和“三个着力、四个坚持”总体要求,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积极应对困难挑战,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工作。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质量效益和转型升级向好,总体形势好于预期,实现良好开局。

 

  初步核算,一季度全省生产总值376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1%,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6亿元,增长3.9%,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927.7亿元,增长9%,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553.2亿元,增长10.2%,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去年同期的6.9:53.4:39.7调整为7.6:51.2:41.2,第一、第三产业占比分别提高0.7和1.5个百分点。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

 

  (一)总体运行向好

 

  1.从经济增长看,主要指标增速逐月走高,基本达到或超过年初预期,部分指标增速高于去年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长从1-2月的8.9%提高到一季度9.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从14.6%提高到1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从11.8%提高到11.9%,特别是GDP增速高于去年同期8.8%的增速0.3个百分点。多数指标增速稳居全国前列、中部领先,呈现去年位居前列的继续保持、排位靠后的快速前移态势。一季度,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和3.3个百分点,继续稳定在全国“第一方阵”,均位列全国第五、中部第一。去年排位相对靠后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国4个百分点,由去年同期的全国第十位前移到第四位,由中部第三位前移到第一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由全国第十二位前移到第六位,由中部第五位前移到第一位。

 

  2.从收入就业看,居民收入增加。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10元,增长8.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2元,增长9.9%。就业形势稳定。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18.83万人,增长0.3%,完成全年目标的41.8%;城镇登记失业率3.35%,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81万人,增长0.2%,完成全年目标的45.3%。

 

  3.从先行指标看,工业用电量逐月走高,一季度增长5.6%,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1月、2月、3月当月分别增长4.1%、4.2%和8.1%。铁路货运量实现增长,由去年同期的下降25.3%转为增长2.1%,扭转了2013年2月份以来持续下降的局面。金融贷款实现超预期增长,3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9568.2亿元,增长19.5%,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220.2亿元,增量创历史新高,同比多增314.8亿元。价格水平稳定,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9%,涨幅较去年全年提高0.4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5.4%,降幅较去年全年收窄0.9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5.2%,降幅较去年全年收窄1.2个百分点。

 

  (二)质量效益向好

 

  1.税收收入占比提高。一季度,财政总收入858.9亿元,增长7.8%,比1-2月提高2.9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658.1亿元,增长13.2%,占财政总收入比重76.6%,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主体税种实现增长,营业税158.1亿元,增长22.7%;增值税151.1亿元,增长8.3%;企业所得税94.5亿元,增长3.7%。

 

  2.企业效益逐步回暖。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46.3亿元,增长6.2%,比去年全年提高1.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269.7亿元,增长10.2%,比去年全年提高7.8个百分点。11家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企业有10家实现盈利,江铜、九江石化、江西正邦、双胞胎(集团)等利润增幅比去年全年提高30个百分点以上。

 

  (三)结构调整向好

 

  1.产业结构不断改善。一是服务业发展加快。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2%,占GDP比重超过40%,达41.2%,同比均提高1.5个百分点。1-2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4.8%,同比提高10.1个百分点。“互联网+”为主流的网购、快递、互联网金融等新型业态方兴未艾。一季度,快递业务量增长74.4%,同比提高48.1个百分点。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近50%,其中限上网络批发零售增长33.9%,涉农电商增速超过50%。二是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2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1%。分行业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91亿元,增长17.8%;汽车制造业增加值67.9亿元,增长10.6%;纺织业增加值53.6亿元,增长11.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3%,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1.2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7.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新产业、新产品快速增长。1-2月,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企业88家,同比增加33家,营业收入增长62.6%。一季度,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产量增长1.4倍,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增长1.2倍,锂离子电池增长31.2%。建立起多种创新创业平台,今年以来新增5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首批认定了33家省级众创空间。三是农业生产形势稳定。一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4%,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畜禽生产稳定,生猪养殖户补栏积极性较高,牛、羊分别出栏39.1万头、27万只,均增长7.4%;家禽出笼1.3亿羽,增长6.2%。菜篮子产品稳步增长,牛肉产量4.6万吨,增长8.4%;禽蛋产量13万吨,增长5.1%;蔬菜产量333.1万吨,增长3.6%;水产品产量72.3万吨,增长3.5%。

 

  2.需求结构日益优化。一是消费活力不断增强。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10.9亿元,增长11.9%,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617.8亿元,增长12.8%,提高2.3个百分点。享受型消费增长较快,体育娱乐用品、通讯器材等一些新兴热点消费品分别增长23.1%、19.8%,与住房相关的建筑装潢材料、家具类消费分别增长45%、36%。旅游消费热点持续,旅游总人数10274.4万人,增长22.7%;旅游总收入826.1亿元,增长32.3%。二是投资结构继续改善。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2805.5亿元,增长14.7%。其中,民间投资1996亿元,增长14.8%,占全部投资比重71.1%。从投资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2.9%,高于全部投资8.2个百分点。一些关键和民生领域投入力度明显加大,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6倍,卫生和社会事业投资增长37.4%。

 

  3.区域结构更趋协调。呈现去年发展速度较快的设区市延续和巩固较快增长、去年发展较为困难的设区市呈现恢复性较快增长态势。南昌、九江等保持较快增长,多项指标继续领先。南昌市、九江市财政总收入分别增长17.4%、10.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2%、9.5%,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南昌市实际利用外资增速居全省第二,九江市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居第一。新余、鹰潭等增长提速,多数指标位次前移,新余市财政总收入增速同比提高71.8个百分点,由去年同期的全省倒数第一前移到第一位,进出口总值增速提高37.4个百分点,由倒数第二前移到第一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提高4.8个百分点,前移4位;鹰潭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提高3个百分点,前移4位,进出口总值增速提高13.2个百分点,前移3位。

 

  二、筑牢基础的几点建议

 

  当前我省经济运行积极因素在增多,但国际国内形势仍然比较复杂,下行压力仍然不容忽视,一些领域的问题还较为突出,需要进一步夯实基础,巩固经济稳中向好势头。

 

  (一)着力扶持实体经济。从当前工业运行情况看,存在增速回落、主要行业放缓、重点企业支撑作用减弱等问题,多数产品价格虽然环比有所回升,但同比下降幅度仍然较大,主要产品价格仍处低位。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回落0.4个百分点,增加值居前10位的行业6个增速同比回落,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分别回落4.1、4.1和3.8个百分点。部分传统行业形势依然堪忧,龙头企业经营困难加剧。1-2月,钢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下降7.5%,煤炭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下降9.1%;萍钢、新钢、景焦集团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下降35.3%、22.1%和17.4%,省能源集团主营业务收入持续下降,利润持续增亏。另外,各地普遍反映用工、用电、物流成本相对高于周边及沿海省份,居高不下的经营成本制约企业生产发展。建议尽快出台降低企业成本措施,对一些特别困难的重点企业实施“一厂一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二)夯实出口回稳基础。当前外贸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全国外贸出口从去年7月份开始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我省与全国一样,外贸形势不容乐观,一季度出口下降18.8%。虽然3月份外贸出口增速扭负为正,但外贸出口仍处于大幅震荡期,止跌回升的势头仍不稳定,尤其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持续下降,钢铁、钨和稀土等资源型产品出口价格下跌,一季度,陶瓷产品、家具、灯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降50%以上,钢材、钨制品出口价格下降30%以上,对稳定出口增长带来较大压力,需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外贸回稳向好。

 

  (三)精心抓好有效投资。当前我省投资总体呈现回落态势,制造业和民间投资活力减弱。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回落2.3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速低于全部投资2个百分点,回落0.9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回落0.8个百分点。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减少幅度较大,亿元以上项目也呈下降态势。当前在抓好现有项目落实,尽快形成投资实物工作量的同时,还要加大重大项目谋划、储备,确保重大项目尤其是亿元以上项目建设跟得进、接得上,特别是要鼓励和引导非公经济增加投资,为后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从全国经济发展情况看,一些传统产业下降幅度大,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动能转换步伐正在加快,我省情况也是如此。但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第三产业比重低,是我省经济发展的两块短板。2015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仅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9.4%,而且四分之三为小型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50亿元的仅有10家,过百亿的仅有2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只有25.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38.6%,低于全国11.9个百分点,落后于中部大部分省。要按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为保持经济较快增长不断蓄能增势。

 

  撰稿:杨金华  杨幸丽             

  审核:曾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