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部署“一照一码”,攻克多年难啃改革“硬骨头”

07.06.2015  22:47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6月4日被摆上了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讨论桌。两个月前,李克强总理曾给有关部门下了“硬任务”,要求“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年内务必实现。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正式实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意味着改革的最关键环节被攻破,多年难啃的硬骨头被啃下了。

      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相当于让法人和其他组织拥有了一个全国统一的“身份证号”,这是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部分。尽管中央多次强调加快改革进程,但由于具体工作涉及工商、质监、税务等多个部门,也被称为改革的“硬骨头”。如何破解部门利益阻挠,啃下这根硬骨头呢?总理在会上指出,社会信用代码的科学性要反复论证,而改革推进的力度和速度都不能放松。由于改革已入深水区,触动部门利益将不可避免。但这不应成为改革的“拦路虎”,更不能变成改革不了的“孤岛”。

      对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构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国统一市场的重要改革举措,能促进公共管理水平提升和交易成本下降,实现社会运行效率倍增,避免人力、物力浪费。而通过“一照一码”改革,破除部门权力的“密码”,更将把各种权力暴露在阳光之下,暗箱操作变得不再可能。

      具体地说,“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什么?它对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瑞表示,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经济意味着参与交易活动的个人、组织都应有一个可识别的信用记录。他举例说,不同的组织因为互相都不熟悉对方,有很多重大事情需要协商交流时,如果一方出示法定认可的机构代码,另一方就认为他合格了。

      推行“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对于我国市场经济建设来说有怎样的好处?刘瑞认为,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基础性制度建设。首先,统一的代码形成以后,可以打破过去的混乱局面。过去没有统一代码的时候,各地的机构当地是认的,但是离开当地就无法确认是否具有合法的身份;其次,很多参与社会交往的组织,由于没有一个网上可查询的正式身份,它做的很多事情、签过的很多文件,其实从法律上来讲是不具有正当意义的,而通过“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可以终止市场运营当中的此类行为。

      实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体现了政府管理上的巨大进步,带来的效果可以用“一升一降”概括:提升社会效率和社会信用水平,降低社会成本。与此同时,体现放、管、服务的有机结合,令公众对政府有更多期待。

      实际上,商事制度改革从2013年就开始推进了,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一直遭遇重重阻力。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阻力?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毛寿龙说,阻力来自多方面。进行改革肯定需要有新的投入,投入的机构不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要求不明确,影响推进速度。而且改革过程中需要各单位各部门做大量的协调工作,一旦遇到级别比较高的单位或部门,协调起来就不太容易。

      至于如何破解这些问题,毛寿龙认为,要把相关工作统一起来协调推进,如果让各部门去推动,肯定会出现各自为政、相互扯皮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