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政下拨600万元用于赣州救灾工作

22.05.2015  14:44

    新华网江西频道5月22日电(记者 秦宏)近期以来,赣州市普降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致多地受灾严重。日前,江西省财政紧急下达救灾资金600万元,用于赣州救灾工作。

    据了解,5月18日以来,赣州市因连续强降雨致共10个县市的84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达42.26万人。21日,江西省财政下拨赣州市宁都县、于都县、兴国县、瑞金市、石城县等地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共600万元,用于灾区群众紧急转移安置和基本生活救助。

    江西省财政厅要求,相关资金应与地方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统筹使用。在资金分配过程中,各级财政、民政部门要加强合作,共同管好、用好救灾资金,对救灾款实行民主评议、登记造册、张榜公布、公开发放,确保专款专用。(完)

 

 

 

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对江西启动救灾四级应急响应

  新华网江西频道5月21日电(记者袁慧晶)截至21日上午8时,18日以来的强降雨已造成江西96.9万人受灾。为此,国家减灾委、民政部于21日9时对江西启动国家救灾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工作组紧急赶赴重灾区。

  据江西省民政厅介绍,截至21日上午8时,18日以来的降雨造成赣州、吉安、上饶、抚州、景德镇、南昌6设区市23县(市、区)96.9万人受灾,因灾死亡8人,紧急转移安置12.7万人,倒塌房屋1675户4109间,直接经济损失9.3亿元。

  目前,江西省各级政府已下拨救灾资金1945万元,调拨2400床棉被、4400床毛巾被、900床毛毯、3500床草席发运灾区。各地正加快拨付进程,争取第一时间将资金、物资送达灾民手中。(完)

--------------------------------------------------

赣南小村庄:一场洪水肆虐中的“孤岛”救援

  新华网江西频道5月21日电(记者沈洋、赖兴、吴锺昊、余刚)“低洼处还有数百名群众需要紧急转移!”连日的特大暴雨让江西宁都县固村镇陷入一片汪洋之中。固村村、下河村、流坊村等多个村庄被洪水围困,交通中断。一场“孤岛”救援在洪水肆虐中展开……

  从5月18日开始,赣南遭遇特大暴雨袭击,赣江支流水位暴涨、水库超警戒,洪水红色警报随即拉响。肆虐的洪水将村庄围成“孤岛”。

  19日傍晚,记者赶到宁都县固村镇,但前往固村村和下河村的道路已经中断。琴江两岸的农田已全部淹没,与河道连成一片,河水仍在不断上涨。因担心亲友安危,不断有群众集聚在下河村对岸,焦急地打听消息。而河对岸不时传来房屋倒塌的响声。

  从19日下午开始,当地政府组织救援力量转移群众,仅下河村就有近5000人需要紧急撤离。19日傍晚,几座“孤岛”上仍有数百名群众等待救援,其中多是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小孩。渐渐暗下来的天色给救援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一方有难,牵动八方人心。与宁都县相邻的信丰县、石城县也在此次特大暴雨中受灾严重,但得知固村镇发生险情后,立即调集救援人员带着冲锋舟赶到固村镇。赣州市军分区、公安特勤支队的官兵也向宁都县出发。

  在赣州市经商的退伍军人曾小波得知家乡遭灾后,立即赶回固村镇。21年前,琴江发生洪灾,他家的土坯房倒塌,父母、妹妹和他一家四口随倒塌的房屋被冲入河中,当地村民用竹筏把他们救上岸。“现在乡亲遭了灾,我一定要去救援!

  因为熟悉地形,水性好,在曾小波的请求下,宁都县消防大队同意他搭乘冲锋舟进入被洪水围困的村庄。在得知下河村险情更严重后,曾小波顾不上回家,便和消防官兵一起到下河村帮助转移群众。从16时到18时,他们7次进入杨梅树下村小组成功转移50多名群众。

  18时30分,固村村转移群众的一艘冲锋舟发生侧翻,10余人落水。曾小波再次与消防官兵一起搜救落水人员。在茫茫的洪水中,他们不停地喊叫,终于找到了2名抱着树等待救援的落水人员。

  正当冲锋舟准备返回,螺旋桨却被树枝绊住而无法启动。突然一个大浪打来,冲锋舟被掀翻,舟上7人全部落水。好在四周有很多大树,情急之中7人全部爬到树上。脚下水流湍急,树上还有几条毒蛇,7人牢牢地抱住大树,等待救援。20日凌晨3时左右,在赣州市军分区、公安特勤支队的官兵增援下,7人全部获救。

  20日7时,洪水已退去不少,记者驱车进入此前的围困区域。农田里成片的烟叶倒伏,随处可见倒塌的土坯房。房屋上遗留的水迹线离地3米左右。村民穿着水鞋,清理家中厚厚的淤泥,有的村民家里已经飘出炊烟。

  为改善群众居住条件,赣南连续三年持续推进原中央苏区土坯房改造工程,为60余万户老区农民圆了住房梦。

  据不完全统计,固村村和下河村倒塌的土坯房达200多间。固村镇纪检书记王小东说,2012年以来赣南实施了土坯房改造,很多群众住进了砖混结构的楼房。“要是群众还像以前一样住在土坯房里,灾情肯定要严重得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