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两年来40.68万农户告别危旧土坯房

17.06.2014  11:37
      核心阅读:赣州市171万户农户中,2011年底仍有40.6%农户住着危旧土坯房。2012年6月,《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赣州将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作为振兴发展的开局大事来办,计划用3年时间改造69.5万户农民的危旧土坯房。
“政府贴钱帮我盖新房,感谢中央好政策。”走进江西瑞金叶坪乡华屋村,老党员华从柏激动地说。几排规划整齐、造型统一的“小洋楼”特别抢眼,66户红军烈士后代与华从柏一样,已告别世代居住的土坯房迁入新居。

  2012年6月以来,包括华屋村在内的赣州农村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危旧土坯房改造。两年来,全市已完成40.68万户危旧土坯房改造,其余近29万户危旧土坯房改造也将于今年内完成。

   特困群体怎么办?

  统一建设装修后免费提供

  “又见苏区好作风,结对帮带联群众;送宝送暖送新屋,粘心粘肉铭恩情……”兴国县埠头乡铭恩新村低保户胡世瑞用一首山歌抒发自己的心情。以前,他居住在破旧不堪的土坯房里,在政府的帮扶下,如今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小洋楼”。“活了60多岁,没想到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新房,感谢国家振兴发展好政策!”

  铭恩新村只是兴国县危旧土坯房改造集中建设点中的一个。2012年8月以来,兴国投入9亿多元,实施了3万多户群众的危旧土坯房改造,目前已完成改造1万多户。

  经济欠发达,民生欠账大,这是赣州的基本市情。2011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市171万农户中,仍有69.5万户住着危旧土坯房,占农村总户数的40.6%。

  安居才能乐业。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首先就得让农民有一个好的居所。

  2012年6月,《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面对中央前所未有的扶持力度,赣州将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作为振兴发展的开局大事来办,兼顾普惠性与特殊性,将69.5万农户土坯房改造工程分3年计划实施。改造中,赣州实行“政府扶助+农民自助”的办法,让危旧土坯房拆得掉、新楼房建得起。

  资金扶持、协助贷款、政策优惠、统一规划,政府的帮扶动员,让农民参与热情高涨,土坯房改造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有了好政策,普通农民建新房不成问题。特殊人群、特困群众怎么办?

  赣州优先安排“两红”人员及革命烈士遗属遗孀、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等五类优先改造对象2.95万户。

  对于没有建房能力的特困群体,赣州市各地由乡村或理事会统一安排土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住房面积30平方米左右、一室一厅一厨一卫的房子,建成装修好后,免费提供给特困群众居住。

  资金哪里来?

  国开行主力扶持,多渠道筹集资金

  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需要大量资金。钱从何来?

  3月17日,国家开发银行江西分行与赣州签订的25亿元贷款已正式发放7.7亿元。去年12月,国家开发银行江西分行与赣州发展投资公司签订25亿元贷款合同,用于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

  国开行还制定有关方案,将对口支援县全南县列入国家开发银行与江西省及赣州市合作的重点,未来8年内向全南县提供不低于15亿元的融资支持。

  与国开行的合作,是赣州多渠道运作、积极破解危旧土坯房改造资金难题的一个方面。

  梳理整合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多项涉农资金,赣州鼓励各地探索市场化运作筹措资金,2012年和2013年全市共投入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资金443.52亿元。

  赣州还引导社会资金捐助困难村落、困难群众。在2013年“中国光彩事业赣州行”活动期间,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捐资2070万元专项支持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

  用3年时间完成30年的民生工程,势必引起资金和技术力量的短期聚集。大量的资金涌入建房市场,如何避免建材价格的大幅波动?面对巨大的工匠需求,如何避免可能的用工短缺?

  在遵循市场规律前提下,赣州市对土坯房改造所需建材价格进行适当干预,水泥、砌砖等价格信息在当地媒体逐日动态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仅此两项分别为农民节省建房成本4.62亿元和4.13亿元。

  统筹阳光工程、雨露计划、金蓝领工程等职业培训资金,赣州市实施了“453”免费培训计划,即用3年时间,每年分别免费培训4万名、5万名和3万名农村建筑工匠,有效缓解了用工紧张局面。

  由于工作做在前面,考虑细致入微,危旧土坯房改造实施两年来,赣州建材价格没有发生大的波动,也没有发生建筑工匠短缺的现象,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健康有序推进。

  安居后农民如何乐业?

  整合各类资源发展富农产业

  危旧土坯房改造,不是简单的一拆一建,还要与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城镇化建设、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才是成功的改造、彻底的改造。

  赣州市在实施土坯房改造过程中,注重整体规划,引导分散的改造户向城郊、圩镇、产业园区集中,每个集中改造点在20户以上,结合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将新房建设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农村公路建设相衔接,高标准规划集中建设点,完善配套服务功能,注重居住环境的改善、居住质量的提升,还结合当地的资源进行“多样化”整合,发展富农产业。

  5月13日一大早,全南县南迳镇马古塘村蓉坑新村的谭子清,和往常一样,到离家不远处的杨坊桂花基地上班。“安居乐业”这四个字,在38岁的他身上得到了较好体现。

  谭子清所在的南迳镇蓉坑新村,桂花产业正如火如荼开展。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他领取合作社免费桂花苗木,种下50亩桂花,桂树长大后可以直接返卖回合作社公司。

  “在家乡,我不仅有了漂亮的新居,还有一份稳定收入,比以前在广东务工强多了。”在谭子清看来,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带来的不仅是新房,还有一条条致富的新路。

  作为江西最南端的县城,全南县农村危旧土坯房占比高达63.35%,是赣州市农村土坯房比例最大的县。“通过危旧土坯房改造,全南正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全南县委书记邱建军说,截至2014年4月,该县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已完成74.08%。

  通过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赣州市建成了一批基础设施齐全、公共服务完善、生态环境良好、有特色富农产业的新型农村社区,深刻地改变着农民的生活、生产方式,让农民共享现代文明成果。2013年,赣州建成城区及圩镇周边50户以上的集中建设点283个。到目前,赣州已基本建成343个产业新村、旅游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