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环保资金奖补惊现骗局 国企749万奖补金被拨给私企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2007年开始,中央设立奖励资金,通过专项转移支付的方式对企业淘汰落后产能给予奖励,是国家环保具有战略导向价值的一项政策,但企业钻空子骗补的行为也悄然滋生。近日,随着发生在河北唐山的一起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补贴骗局浮出水面,也揭开了淘汰落后产能奖补资金的隐秘链条。
两家企业追讨债款 揭开隐秘链条冰山一角
唐山市第三水泥厂是一家国企,因为欠债不还,去年被两家追债企业告上法庭。但是,当地审计部门的报告却显示,唐山第三水泥厂欠这两家企业的债务早就在2010年2月还清,偿还资金来自于中央、市、区淘汰落后产能奖补资金。债主没收到钱,欠债的却说还了款,钱到底去哪里了?唐山第三水泥厂原会计王启会证实:唐山第三水泥厂并没有收到任何补贴款,补贴款全给了另外一家企业——唐山三水岗岩水泥有限公司,简称岗岩公司,因此,审计报告上所写的还款行为并不存在。
王启会:我只出打了个领款单,支票啊,政局都给他们了,都是他们办的,都没经我的手。
王启会所说的他们,就是指前面的岗岩公司。2005年9月唐山第三水泥厂被厂长李朋英租赁给厂里么志得等五名高管。此后,这五名高管发起成立了岗岩公司,李朋英也参与其中。知情人刘某透露:“三水岗岩是租赁的,租赁的第三水泥厂,其中有很多设备有卖掉的,也有抬到自己公司那边使用的。”
国企749万奖补资金被移花接木 拨给私企
国企改制,本该补贴给国企的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资金,怎么被拨到了私企账户里?作为一家租赁公司,岗岩公司怎么就领取了本该属于唐山三水的补贴款呢?
唐山汉沽管理区管委会副主任任旺,是唐山第三水泥厂淘汰落后产能奖补资金的主管领导和经手人,据他介绍,补贴资金一共是749万元,分四批下拨,直到最后一批450万元补贴发放的时候才发现,淘汰的资产是唐山第三水泥厂的设备,可是补贴却给了岗岩。
任旺:国家一次性补了450万,岗岩多次催我要钱,这时候我对这工作已经非常熟悉了。我就找发改局问这450万到底淘汰的是谁的资产。发改局就说实际上淘汰的就是三水的资产。我说淘汰的是三水的资产,这钱应该给三水啊。发改局说申报是岗岩。我说我不管是谁申报的,淘汰的是三水就应该给三水。结果岗岩写了报告申请450万。我说你拿回去,让三水来申请这个钱,三水是国有资产,我还负责国有资产不能流失。
唐山岗岩伪造证明材料 骗取奖补资金
任旺调取了岗岩公司的申报档案,按照申报要求,企业的关键资料必须清晰完整,而岗岩公司的申报材料,基本依靠很多份“情况说明”,理由是岗岩公司“几经分合,资料不全。”
在2008年5月份,唐山汉沽管理区财政局填报的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基本情况表中,申报名称是“唐山市第三水泥厂”。但一年后,申领第一笔淘汰落后产能财政奖补资金时,申请单位变成了“唐山三水岗岩水泥有限公司”。为什么单位名称变了,还能领到补贴奖金?因为档案中有一份证明,证明内容是 “唐山市水泥厂于2005年9月20日变更为唐山市三水岗岩水泥有限公司”,证明盖有唐山汉沽管理区工商局的印章。
但是,汉沽管理区工商局副局长邢占锁却向记者证实,工商局从来没有出具过这样的证明。
邢占锁:我跟我们局长核实了一下,我们没有开过这个证明。
中饱私囊 理当重罚
证件造假成为骗补最重要的一环,这一骗局得以实施的关键,是唐山三水当时的厂长李朋英将国有资产左手倒右手,掏空国企为私人财产。然后通过造假,让租赁披企业上了改制的外套,而后李朋英升任汉沽管理区发改局副局长,靠着权力使骗局最终得逞。而实际上,在企业经营中,租赁和改制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北京市律师协会律师包华:“从法律上来说不是一回事儿,租赁的出租方和承租方是两家独立的机构、独立的法人,资产的所有权还是属于出租方的而不是属于承租方,改制之后的企业承接之前的企业的所有的债券、债务和资产,成立一家新公司,但原公司就没有了。”
中国企业兼并重组研究中心主任张秋生指出,这起事件属于恶意骗取奖补资金:“租赁是过去在经营过程中对一些经营不善的国有企业,尤其是小规模国有企业的一种过渡性的做法,如果企业以租赁的名义来套取资金呢,实际是违法的。”
事先把关、事中监管应完善
淘汰落后产能奖补资金是国家环保战略的导向资金,如果成为唐僧肉,任凭某些人中饱私囊,最终会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触碰红线者,理当严惩;不过,从事后处罚更多的转向事先把关,事中监管则更为重要。淘汰落后产能奖补资金怎么补更公平?监管机制应该怎么完善?天下财经还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