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岭大捷:南浔线上丧敌魂
多年以后,面对如今闻名中外的万家岭大捷,84岁的熊金香老人回想起那段炮火纷飞的遥远日子,依旧泪流满面:“鬼子实行杀光、烧光、抢光‘三光’政策。那场战役结束后,我们回到村里,尸体都堆成了小山。真是灭绝人性!”
熊金香是德安县磨溪乡刘鞔鼓村村民。那时的刘鞔鼓村是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村落,位于当时并不知名的磨溪乡大金山西北山麓——万家岭。
1938年9月底10月初,中国军队在薛岳指挥下,巧设“口袋阵”,在万家岭歼灭侵华日军第106师团1万余人。这便是中国军队抗战初期的三次大捷之一的万家岭大捷。
77年前的秋天,日军为了消灭长江南岸的中国守军,对武汉形成战略大包围,由第106师团沿南浔线(九江至南昌)向南进犯,直逼德安,妄图从长江南岸打开占领南昌、包抄武汉的通道。
日军第106师团不久就占领了九江县马回岭镇,却在马回岭和德安之间遭到顽强抵抗,迟滞近一个月未能前进一步。日军为此派出侦察小分队扮成和尚道士,搜集地理地形资料,收集中国军队布防的情报。
当地村民无意中告诉中国军队将领吴奇伟,看到一些和尚道士形迹古怪。吴奇伟注意到这些和尚道士出没的地方,正是第九集团军和第十集团军的接合部,他所率领的第九集团军之第4军正准备前往驻防。他连夜赶回南昌,向薛岳汇报,开启了成功围歼日军于万家岭地区的大捷之门。
薛岳来到德安县乌石门观音阁,召集南浔线的各路高级将领开了一次紧急战地工作会,将计就计,从各路人马中调集重兵,在这一地区形成“口袋阵”,等日军自投罗网。
从1938年9月28日至10月10日,连续十二昼夜的万家岭战场上,除黄昏、拂晓和正午,战况略微沉寂1至2个小时外,敌我双方均无休止地进行残酷惨烈的殊死争战。
一天,第66军指挥官叶肇用望远镜观察敌情时,发现刘鞔鼓村有些异样:摩托车往来穿梭,明岗暗哨林立,一群群军官模样的人进进出出,房屋顶上架有天线,像指挥部。
晚上,叶肇组织了500人的敢死队,乘着夜色摸进刘鞔鼓村。出发前,敢死队员全部脱去上衣,光着膀子,手持钢刀,先是悄悄地接近村子,跟敌交火后就勇猛冲杀。在漆黑的夜晚,敢死队员摸到穿上衣的人就是一刀,摸到光膀子的人则拍手并肩向前,一边杀一边怒吼着。
叶肇的判断很准确,驻扎在刘鞔鼓村的,就是日军第106师团指挥部。此时,师团长松浦淳六郎正在品尝着啤酒和罐头的美味。发现不妙后,松浦马上向后山转移。
经过彻夜激战,松浦带着近千人的部队,逃回了马回岭。被打掉指挥部的松浦师团群龙无首,乱成一团。松浦为此向日军南线指挥部发出电报,请求空投有作战经验的指挥官。而空投的军官,除少数几个与松浦师团司令部会合并脱逃外,大多数和日本兵一起被中国军队打成孤魂野鬼。
万家岭战役,是在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高潮中进行的。在赣北抗日战场上,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和新四军驻赣办事处派遣了许多优秀共产党员在国民党军队任职。各地农军积极分子和爱国青年积极投身抗日队伍,赣北工委以长征时留下来打游击的红军骨干为基础,组建起“赣北抗日游击大队”,国共两党团结抗战,共同御侮。
岁月沧桑,昔日的枪林弹雨已归于宁静。7月28日,记者登上万家岭战役战场远眺台,远处郁郁葱葱的山头,早已看不到硝烟弥漫的痕迹,但隐藏在树底下的战壕痕迹,记录着当初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残酷战争。村民们说,当年如果没有万家岭大捷,省府南昌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备战或作撤离准备,日军沿南浔线直捣过来,南昌很可能变成第二个南京而惨遭屠戮。
今天,熊金香老人格外珍惜空气中的宁静。“希望以后永远不要有战争!”这是一个经历过战火纷飞的老人对于未来的期许,也是这段苦难的历史对于人类最好的启迪。
背景链接:万家岭大捷又称德安大捷或南浔大捷。1938年10月,在江西德安县磨溪乡万家岭一带,中国军队在薛岳指挥下,与日军进行包围与反包围,演绎出一场空前大捷,于南浔路战场几近全歼日军第106师团,史称“万家岭大捷”。至今,当地还流传着“山不在高,歼敌则名”的佳话。
专家点评(王需民,万家岭大捷研究会名誉会长):万家岭大捷是中国军队在抗战初期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节节败退,在上海、南京、九江相继失守,武汉面临包抄的情况下,由薛岳等将领组织指挥并完成的一次大胜仗,是败中求胜的一次壮举。日军整整一个师团几乎遭到灭顶之亡,在日本陆军历史上从未有过。
这次大捷,充分体现了国共两党共同领导全民御侮、抗击日军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值得国人永远为之骄傲。时任新四军军长的叶挺将军评价此战:“欣悉南浔大捷,尽歼丑类,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垂不朽。”当年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为《新华日报》撰写的社论中称:这一战役“发挥了并且超过了忻口、平型关、徐州(台儿庄)等战役的优点,正因为这样,所以才获得更大的歼灭效果”,誉之为“南浔以西的伟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