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客:上了“黑名单”还能旅游无阻是讽刺
国家旅游局近日公布了第一批不文明行为的“榜单”,4名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记录在案,包括游客的姓名、性别、籍贯、不文明行为事由等信息。可能很多人会有一个疑惑,游客上了旅游局的“黑名单”,还能不能跟随旅行社报团出游呢?目前为止,多家旅行社给出的答复是基本相同的:暂时无权阻止这些游客参团,只能婉拒。(央广网5月10日)
对于旅游部门的游客“黑名单”,外界充满了期待。然而从旅行社只能婉拒不能阻止的表态来看,“黑名单”的效用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如果再说的直接一些,游客“黑名单”有没有也已经无关紧要。
建立“黑名单”,这种制度并非旅游部门独创。银行部门也有,航空部门也有。在国内个人信用系统尚未建立的现实语境下,各种各样的“黑名单”同样带有行业的内部色彩。但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是,一旦某人或者某家企业上了“黑名单”,在某个行业很可能会变得寸步难行。比如个人银行信用一旦出现了问题,要想贷款便会变得非常难。相比之下,旅游部门所设立的“黑名单”看起来风声很大,可如果只是道德批判、点名批评,而无法延伸到旅游行业,很显然背离了设“黑名单”的初衷。
客观而言,“黑名单”应是类似于法院最终判决的一个东西。一旦游客上了旅游部门的“黑名单”,那在整个旅游行业就应该受到相应的抵制。比如旅游社可以阻止其参团,旅游景点可以拒绝进入等等,只有这样,游客“黑名单”才会有约束力,有说服力。很显然,旅游部门或者说旅游行业要想做到这一点并不十分的困难。
上了旅游局的“黑名单”,依然可以在旅游时畅通无阻,这毫无疑问是对旅游部门的一种讽刺。“黑名单”的意义如果停留在点名批评阶段,不但无助于解决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反而会损害旅游部门的公信力。这样的“黑名单”其实没有什么意义,甚至会被那些不文明游客所耻笑。
旅行社不愿阻止上了“黑名单”的游客,自然有出于其利益的考量,然而这种婉拒也是一种纵容。旅游管理部门的义正言辞和旅行社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两种不同的态度实际上说明旅游行业内部对“黑名单”制度还没有形成共识,在这种情况下,“黑名单”制度注定行之不远。
旅游部门的“黑名单”,同时也应该成为旅游行业的“黑名单”。只有这样,“黑名单”才能真正发挥其警示作用,让不文明游客越来越少。从长远看,这样符合旅行社的自身利益。因为不文明游客危害的其实是整个旅游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