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周:最好的怀念是及时警思

11.02.2014  12:40

致敬90后消防英雄

——最好的怀念是及时警思

2月4日,农历大年初五,当人民还沉浸在喜迎财神的节日气氛中,发生在上海宝山的一场火灾却无情地夺走了陆晨、孙络络两名消防队员的生命。更让人悲痛的是,两名殉职战士均为“90后”,最小的孙络络年仅18岁,他们的人生梦断起点。

上海市消防局在官方微博上哀悼:危机四伏的火场悄悄伸出暗藏的魔爪,扑灭了生命的火花。本应怒放的人生,伴随着使命与梦想,定格在了2014年2月4日。无悔青春,无悔消防!你们就是那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也让我们继续砥砺前行!

烟雾中弥漫着你的威严,火魔前,映衬着铁骨铮铮”。两位烈士的事迹传开,无数网民深受感动,常被诟病戾气过剩的网络世界一时间温情脉脉,追念的蜡烛点亮整个虚拟空间。尤其在微博等自媒体上,几天来,大大小小的话题讨论数量已成百近千万。地产大亨任志强盛赞他们是“好样的”,《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则以生命的名义向消防英雄致敬:像他们一样,有更多消防战士,当人们奔跑远离肆虐的火焰,他们却毅然冲进火海,为别人生的希望。致敬,和平年代的英雄!

7日,公安部政治部批准陆晨,孙络络为革命烈士,并颁发献身国防金质纪念章,上海市公安局追认两人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追记一等功,团市委追授两人“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8日,两名烈士的追悼会在殡仪馆举行,上海千余市民群众前往送行,沪上不少政务微博将头像去色,整个城市被大爱紧紧凝聚。

逝者已矣,生者不仅要坚强,更要有所警醒。根据公安部消息,近5年,全国消防警因公牺牲144人,牺牲人数列全国公安民警因公牺牲人数第五位。

有新浪网友这样反思:好多媒体都在报道两个不幸离世的消防战士,场面伤痛感人。我只是觉得为什么咱们消防牺牲人数如此多?每次以生命为代价的流泪后,我们总结了没有?这种重灭火轻监管轻处罚的消防弊端还要持续多久?对逝去生命给予赞誉是应该的,但如何用健全制度将战士牺牲减到最小,更值得这支队伍管理者去思考。

行拘外籍掌掴者

——管“熊孩子”更要治施暴者

2月6日,一名6岁男童在上海浦东机场推着手推行李车玩耍,不慎碰到等待领取行李的中年外籍女子。该女子随即抽打了男童一记耳光。机场公安经调查审理,对该外籍女子处以行拘10天处罚。

在部分网民就此戏谑“帝国主义在中国任意作威作福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之时,有目击者跟帖表示,事件经过是被打男孩在父母纵容下捣蛋,才引发了打人者无克制的暴力。舆论风向来回倒转,开始有网民指责警方对一个耳光进行行政拘留的处罚过重,甚至有些“意气用事”。

网络上,人们常把调皮淘气的小孩戏称为“熊孩子”,对“熊孩子”越过常识底线的行为斥之“没教养”,厌恶之情溢于言表。但仔细思考,孩童的天性本爱嬉戏玩耍,“”的气质往往是由于长辈的教育失当。网友“没定力的孩子”评价,“扇一个6岁的孩子性质远比一个6岁的孩子玩耍严重多了”。

幼儿教育不能靠暴力解决,要有策略地“软硬兼施”、“松弛有度”。而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与生俱来,没有讨价还价的后手可留,我们在呼吁法治进步的路上,不能一边呼喊口号一边“叶公好龙”。于是,网友“向日葵一样的乐乐”得出结论:一个耳光,孩子得到了教育,打人的外籍女人也因拘留受到教育。

这起常规执法所引起的争议,折射了民众对“内外有别”的执法猜忌。其实,任何欺负弱小的野蛮行为都该受到严厉责罚,这与爱国情操无关。北京网友“林佐”认为,关键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定言道,“外国人犯法,同等惩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对于“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14周岁的人或者60周岁以上的人的”情况,须“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如此看来,当地警方的处理不仅不是“缺乏严肃”,相反却彰显了执法自信。

第一时间报道此事的新民网指出,成人对未成年人暴力相向,首先不是孩子素质出了问题,而是成人的行为规范出了问题。老外素质同样有高低,不用闭关锁国,只要依法办案,自然可以让撒野者敬畏中国法律。

上海申花被更名

——遭遇流失的上海足球血脉

在中超最后一家没有房地产背景的足球俱乐部也被房企接手后,《长江日报》直言:中国足球超级联赛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房地产足球超级联赛。经济实力比广州恒大还强的绿地集团涉足中超,无疑会掀起中超新的烧钱热潮,“绿地申花” 能否成为下一个“广州恒大”,将是马年中国足坛最大的看点。

2月6日晚间,上海绿地官方宣布,将上海申花足球队更名为上海绿地足球俱乐部上海绿地申花队,俱乐部负责人豪言,“满意的答卷”将是中超冠军、亚冠冠军乃至世俱杯冠军。但申花死忠们并不买账,大呼,“没有申花,拿再多冠军也和上海申花球迷没有关系!

尽管《南方都市报》体育观察员丰臻认为,“申花”二字的勉强保留实则是一种“足球范畴内的成功”——绿地收购申花,他们有充分的理由可以去掉申花二字,重建一支彻彻底底属于自己企业的球队,但他们没有这么做,与其悲观地说“申花”退败了,不如说这是它的又一次胜利,招牌没有被狂风卷走。

然而,在微博客、人人网、百度贴吧、球迷论坛等网络平台上,球迷们的抗议声音一直未有消停,仍固执地坚持。网友“J_佐助”煽情地写下:我相信,很多人很久以后依然会记住2014年2月6号这一天。因为这不单是申花这两个字的终止,更是一代人青春的终止。

赢球一起狂,输球一起扛”。上海申花俱乐部成立于1993年,由于“申花”两字意义特殊,历届投资人一直沿用。自1994年中国足球开始职业化后,近20年的风风雨雨,国内足球俱乐部走马灯似地变幻着名称,仅剩申花和国安两家名称不变,难能可贵。要知道,中国足坛最稀缺的就是传统,最宝贵的就是底蕴。

众所周知,足球是个“烧钱”的行当,房地产商的疯狂砸钱自有利益考量,球队更名的出发点想必同理。有数据显示,2012赛季16家中超俱乐部总投入达30亿元人民币,平均下来每家俱乐部球队的投入近2亿元。房地产业内人士称,除了知名度和影响力之外,房企有足球俱乐部资源后,可能带来拿地等多方面的便利,“这才是房企背后的目的。

7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的一条长微博“99个上海经典符号”让申花球迷有所欣慰。其中,第85个符号就是申花,博中意味深长地写着,“申花,20年从未改变的名字。申花,中国足球历史上不可缺少的名字。他是上海的城市名片,他寄托着上海球迷的喜怒哀乐。虽然处在风波之中,但上海足球的血脉依旧等他延续。

而让申花死忠热泪盈眶的,还是网友“四月天使”一篇洋洋洒洒的长微博《传统》,他在文中义愤地表示,“绿地申花,从此,申花那抹蓝色不再是上海的城市名片”,“拿下了‘申花’,就是拆掉了这座城市的一个符号。这是对城市的不尊重,是对前辈的不尊重,是对传统的不尊重!”对此,《足球报》记者赵震感慨:有这样的球迷,是中国足球的幸事!有这样的改名,是中国足球的不幸!

这个冬天,从“主场迁移”到“改名风波”,在变幻无常的动荡中,中国足球本就不厚底蕴遭遇流失,上海申花这张城市名片已可谓残破不堪。上海《青年报》评论员张逸麟提到,申花名片“确实到了该重印的时候了”,“谁来重印名片并不重要,名片印成啥样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保护好这张名片,希望明年再打开上海这个名片夹时,申花这张名片能够焕然一新”。

尤其一点,足球的市场化、职业化,不能以牺牲球迷感情、足球传统、城市文化为代价,金元大战不能没有一点情怀。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