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下午,市商务委和市商务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新一轮发展座谈会,来自市委、市政府研究室、市工商局、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以及高校和企业的专家学者,围绕自贸区建设背景下如何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升级版、集聚区与其他服务业发展载体的关系,以及如何分类推进集聚区转型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市商务委副主任吴星宝出席并主持会议,集聚区推进办和服务业处、商务发展研究中心相关人员参加座谈会。
“十二五”以来,本市25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推进顺利,至2012年末,全市集聚区的建成面积达2782万平方米,完成投资总额3680多亿元,吸引全球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76家(约占全市的44%),从业人员约89万。但是,在推进工作中出现不少困难和问题,集聚区自身也面临新一轮转型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与会专家充分肯定近年来集聚区发展的成果,同时提出新形势下集聚区进一步发展的思路和举措:一是要抓住自贸区建设发展的机遇,推动集聚区从政策优惠向制度创新转型,着力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加大服务力度,营造集聚区投资和营商环境;二是要抓住自贸区产业溢出效应,发展与区内配套的相关服务业,如社会服务业、教育等,实现区内区外联动;三是要分类推进,聚焦重点。25个集聚区要区分层次,针对不同情况分类推进。在产业定位上,要围绕“四个中心”建设,要聚焦服务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关注与互联网相关的产业,重视节能环保产业;四是引进和培育并重。集聚区既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也要做好现有产业的培育和转型升级,要注重高附加值企业的培育和扶持。专家们从漕河泾开发区的发展历程印证了转型发展是企业自身的需求,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座谈会上,工商管理部门同志还就自贸区准入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
吴主任在听取与会专家的发言后,感谢各位专家的真知灼见。他指出,集聚区在取得前阶段成果后,面临如何打造升级版的课题,要有新一轮发展的紧迫感,要做好承接自贸区效应的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