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犹实现村村建公益性公墓 取得三重效应

02.04.2014  13:28

上犹县投入500万元,结合当地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实际,积极探索实施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如今,已建好农村公益性墓地96个、在建35个,在全省首个实现了村村建公益性公墓。全部投入使用后,可安放骨灰19万具,节约土地6万余亩,平均每人可减少丧葬费用4000多元,取得了保护生态、节约土地、净化民风三重效应。

清明节前夕,平富乡向前村村民肖根来到公墓前,手捧一束鲜花,寄托自己的哀思。他告诉记者:“以前火化后拉回来进行棺葬,购买棺木、造墓穴等需花费近万元,而公益性墓地只收取成本费和管理费,费用最高约700元,最低的仅200多元,对低保户、困难户等还给予减免,大大减轻了老百姓的丧葬负担!

上犹县民政局工作人员陈海介绍,为改变乱埋乱葬、相互攀比建大坟等封建丧葬陋习,从2010年开始,该县对城乡居民遗体全部实行免费火化,并将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列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距公路3公里以内的村组、屋场均被划定为火化区,要求火化区及全县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低保户、享受社保等的死亡人员一律火化,不断缩小土葬改革区范围,为实现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全覆盖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鼓励、支持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县里简化了办证程序,免收一切规费,同时制定了‘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政策,对完成并验收合格的村补助5000元至1万元。目前,全县已下发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补助资金38万元,大大激发了各乡镇的积极性。” 陈海如是说。

如今,建设公益性墓地已成为上犹县各乡镇村民们的主动行为。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