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上饶供电带电作业班优异成绩背后的故事

10.11.2014  15:07

——记国网上饶供电公司220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班的小伙子们

    新华网江西频道11月10日电(李角向 吴政国)10月17日,当从国家电网公司传来“全国第七”和“优秀组织奖”好消息时,上饶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立即沸腾起来,大家相互传告捷报。原来是上饶供电公司代表江西省电力公司参加国网公司举办的220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竞赛取得了优异成绩。熟知内情的人,无不慨叹,不容易,真得不容易!因为他们都知道,优异成绩的背后发生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临阵组合 初露锋芒

    当省供电公司开始组织参加国网公司220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选拔赛消息传来时,上饶供电公司输电带电作业班犯难了:一边是人员缺乏,满打满算带电作业班只有3个人。老一批带电作业队员均超过45岁,大部分人员调整到管理层和各个班组,不适合参加竞赛。一边是想利用参赛这次机会锻炼队伍。

    怎么办?运维检修部向公司领导汇报了这一情况,最后大家统一了意见,比赛照常参加,人员不够就临时组合。就这样,一支由市县公司临时组建的队伍成立了。

    队伍是组建起来,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这支临时组建的队伍,除了李雪峰和胡军是正式带电作业人员外,其它的人员均未从事过带电作业,有的甚至连杆塔都不会爬,这样的一支队伍能在比赛中出现吗?大家心中都犯起了嘀咕。

    但就是这样一支大家都不看好的队伍,让大家刮目相看了:通过仅短短两个月的集训,在选拔赛中力克省内强队,获得地(市)公司第二名的好成绩,入围了省公司参加国网公司比赛的预选队。

    攻艰克难 艰苦集训

    此次比赛不仅自身缺陷多,而且外部压力也很大。一方面是来自比赛规则的压力。此次举办的220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竞赛,国网公司为了能全面了解整体队员的素质,除工作负责人外,团体项目的塔上电工和个人项目均从其他6人中抽取,打破了以往精英赛的模式,大大增加了比赛的难度,这也就要求每名队员必须是“多面手”,才能完成此次比赛。

    另一方面是来自同行的压力。此次一起入围了省公司参加国网公司比赛预选队的有两个队:一个是赣西供电公司代表队,一个就是上饶供电公司代表队。赣西供电公司带电作业队伍一直是省公司系统中的顶尖队,人员齐全且个个技术优良,与他们相比我们差得不只是一个档次,连教练团队都怀疑我们这支队伍能不能够胜任。

    为了尽快缩短与其他的差距,运检部相关负责人亲自到现场与队员们交流和谈心,让队员们意识到能有这么难得的机会参加省公司的集训,就算最后不能参加比赛,也在集训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队员们在心理上卸下了包袱。同时,针对实际情况,制定了三个月的训练目标,那就是“一落二平三超越”。即:在第一个月内,综合能力可以落后其他很多,在第二个月内,综合实力落后赣西不多,部分能力接近,在第三个月后期全面超越赣西。只有这样子,我们的队伍才有希望代表省公司参赛。

    自7月23日起,训练正式开始。这既是一次体能战,也是一次意志战。这支年轻的队伍,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用汗水和血泪写下一曲不屈不挠的颂歌。

    这是他们的作息时间表:每天早上6:00-7:30, 3000米慢跑,2400米的变速跑和高强度的力量训练;8:00-11:00和16:00-18:30是实操训练时间,14:00-15:50和19:30-21:30是理论学习时间。

    在40度的高温天气下,就是站在太阳底下过不了5分钟都要汗流浃背,何况要进行几个小时高强度的训练。每次训练后的衣服都来不及洗,只有晒干过会再穿。特别是杆塔上的队员,还要穿阻燃内衣和厚厚的屏蔽服,20多分钟的操作下来,整套屏蔽服都被汗水浸湿。

    理论学习时间也遇到新问题,队员中有2名转业业军人,理论基础相对薄弱,5名大学生初次参加大型比赛,对带电作业理论理解不够。

    然而只有不到3个月的时间,要把带电作业原理及技术全部掌握,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正常理论学习时间外,晚上只有靠自学。整整一天没有多少休息的时间。

    正如教练组的教练说,他们的训练比新兵连都要苦都要累,也正是因为时间紧,他们想超越,想代表省公司参加国网公司比赛,想为上饶公司争取荣誉,所以必须付出比常人要多的多的努力。他们始终没有忘记领导交给他们的目标:“一落二平三超越”。遵照训练计划,从最基本的爬软梯、爬铁塔开始训练,一个个规范自己的动作。

    训练开始半个月内,队员们的手上都磨出了血泡,膝盖、脚踝、小腿都被铁塔磕破了皮、流了血。这样一直到比赛结束,所有队员在近3个月的时间里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

    1 2 下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