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的劳动者仍在坚守 挥洒汗水 "热"情不减

23.07.2014  13:34

  在烈日下任何热词都显得苍白无力 即使走在树荫下不少人都叫苦不迭

  可这群奋战在高温下的劳动者仍在坚守 他们挥洒着汗水 “”情不减

  连日来,省城气温节节攀升,似火的骄阳炙烤着大街小巷,酷暑难当让许多市民不敢出门。当有些人在家中或办公室享受着空调带来的清凉时,在一些行业却有这样一群劳动者,他们头顶烈日,在热浪包裹的环境中辛勤劳作。他们当中有的是被誉为“城市美容师”的环卫工人、有的是早出晚归的打工者……

  为了关注这些劳动者酷暑时工作的甘与苦,连日来,本报记者走近了他们身边,热并体验着!

  ■车辆占道收费员:烈日下不曾停歇的脚步

收费员李春联每天要喝数瓶水。

    本报讯 记者吴剑锋、实习生符娇摄影报道:7月22日中午,地表温度接近40℃,在省城怡园路上,停车占道收费员李春联仍不停地穿梭于道路两边收费。在长约300米,宽约80米的区域,便是她的工作“领地”。汗水不停地从额头、脸颊流下来,她却顾不得擦一擦,骑着电动车从道路的一边驶向另一边巡视着“领地”的停车情况。

    今年44岁的李春联是南昌公用物业停管中心的收费员,家住湾里区的她,每天早上7时不到,就要骑着电动车赶到此处上班。见前方有车辆停在路边,李春联顾不上答理记者,迅速骑着电动车上前指挥车辆停靠。在李春联收费的过程中,记者发现,除了收费外,热心的李春联常常成了许多路人问路的对象,李春联每次都非常耐心地为路人指路。

    她说,每到饭点,停在路边的车辆开始多起来。“为了对得住这份工作,我中午不休息,也不敢休息。

    记者注意到李春联的电动车的前置篮里放有许多形形色色的塑料瓶,原来为了省钱,她每天都要从家里带上数个装满凉开水的塑料瓶,渴了就喝上几口,以防脱水和中暑。李春联说:“虽然我做的工作毫不起眼,但每天也算是给城市道路的车辆停放秩序出了一点力吧!

    ■环卫工人:用汗水装点美丽的城市

    本报讯 记者吴剑锋、实习生陈佳报道:高温酷暑,市民采取各种方式避暑纳凉,环卫工人们却顶着烈日,奋战在马路上。7月21日14时,在省城红谷滩新区的行政广场,路上几乎见不到行人。头戴遮阳帽、脸裹毛巾,仅露出眼睛的环卫工人身着橙黄色工作服,在烈日下显得格外引人注意。

    46岁的朱国妹与同事正在挥汗如雨地清扫着地上的落叶、纸屑等垃圾,从非机动车道到人行道,再到绿化带,她们一丝不苟地清理着地上的杂物。

    “我一天至少要喝十斤水,都是从家里装好带来的。这个天,必须要喝冰水,常温的水一点都不解渴。虽然每年都会有环卫工中暑,但习惯了就好了。”朱国妹称,单位给她发了十滴水、仁丹等防暑物品。

    如果不是亲身体验,恐怕很难想象到环卫工人的辛苦。拿起扫帚,记者便奋力扫着路边的垃圾。才扫了几下,地上便扬起了阵阵刺鼻的尘土,混着灰尘的热气直往记者鼻孔和眼睛冲来,记者顿时便觉得异常难受。还没有清扫到半个小时,记者不仅汗流浃背,而且两手无力,整个人感觉要晕倒似的。

    朱国妹说,看到街道变得干净,虽然辛苦,但内心还是很开心。

    ■车轮上的拉货人:用辛劳让家人过上好生活

    本报讯 记者欧阳兴、实习生尧丽摄影报道:省城洪城大市场货物奇多,每一次运输都离不开这样的一群人——车轮上的拉货人。

    早出晚归的生活,让老万习惯了忙碌,从老家九江来到南昌后,妻子和儿女也跟着他一起出来“闯生活”,他是家中的顶梁柱,需要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挣钱养家。

    21日下午1时,位于洪城大市场的市场东路热浪袭人,路上行人很少,路边一些店老板热到不行,不停地用冷水往自己身上浇。老万把车停放在路边,左右车门全部拉开,一个网兜分别拴在车头和车尾,他坐在中间来回摇晃,虽然太阳光线被车顶挡住了,但在狭小的空间内,仍是汗流浃背。顶着高温的煎熬,他却懂得如何打发时间,流着汗水的手翻阅着一本历史故事书。如此的休息方式,虽然显得有些另类,但他却觉得这是另外一种滋味的“享受”。

    1小时过去了,老万仍然没有等来客户。在旁人看来,他可以在烈日炎炎的中午美美地回家睡上一觉,等太阳光线慢慢退弱后再出门开工,但在他心里还留有一份期许,正如“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他期待着在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也能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让家人过上更好一点的生活。(来源:江南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