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娟:不妨把闲置办公楼市场化处理

28.07.2014  10:44

  今年以来,江苏、广西、河南等多地出现新建办公大楼闲置现象。4月,仅黑龙江一省,就有三个地方被曝光政府违规兴建办公大楼或新建办公大楼闲置的情况。(7月25日京华时报)

  去年,中央下文就要求全国党政机关严格清退超标办公用房。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地方行政大楼落成后,发现办公楼办公面积超标,于是重新砌墙做隔断,将超标办公室做成一个办公室、一个会议室加一个休息室,虽然改造后个人办公面积可以满足规定,具备搬迁条件,但领导还是不敢搬,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这反“四风”的新招,惹来热议。

  形式主义是“四风”之首,一些地方反“四风”,用的竟还是形式主义花招,这说明其流毒之深。具体到政府办公楼,我们常见其与“豪华”二字联用,其实在“豪华”外,政府办公楼“闲置”问题更常见。之所以会闲置,就在于有些办公楼成“豪衙”,部门或单位内部根本消化不完。比如说,媒体曝光的江苏沛县办公楼,不仅领导办公室超百平配双人床,且大多数房间都是空置。只可惜,舆论关注的,多是其“豪华”,对其资源闲置则有所疏忽。也因如此,让办公楼闲置下来,竟成了一些地方标榜勤俭的“举措”。

  要杜绝办公楼闲置,就要有统一的管理,实行统一的调配,有多少需要才建多少房子。闲置着新办公楼,霸占着旧办公楼,是两头占的浪费。

  基于此,有关部门大有必要对当地政府办公楼进行调查摸底,不只是看领导办公室面积有没有超标,更要看有多少办公室闲置,并进行档案化管理,对每处闲置办公楼都建档入库,管理及时跟进。闲置下来的办公用房,首先用来调剂给亟待改善办公条件的单位,实现“房尽其用”,避免资源错置或浪费;再有多余的,则统一进行市场拍卖;如果每个单位都有很多闲置办公用房,则可建立跨部门的资产整合共享机制,将用房有序合并,将剩下的楼进行市场化处理。??

  实质上,不超标准配备办公用房,也不让国有资产在办公楼闲置中无故流失,这才是真正的反“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