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满足观众体验 让名画“活起来”

20.08.2015  11:19
原标题:"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满足观众体验 让名画"活起来"

今年4月底至今,在上海参观“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展的观众已经超过30万。图为观众们在欣赏感映艺术展。

资料图片

4月底,上海新天地太平湖上搭起了一座3000多平方米的艺术城堡,里面的展览顿时就吸引了上海市民,成了“五一”小长假期间的一个游览兴奋点。展览的名称比较特别:“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大展。大概是梵高这个名字,让展览也成为网络的热门转帖,见识过展览的网友惊讶于现场巨幕映像的震撼力,没几天,网络售票就急速上升。到目前为止,已有逾30万观众欣赏了展览。

9月8日, “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大展又将移师北京朝阳区朝阳大悦城前的广场,展览空间大约1500平方米。据主办方介绍,各种动态影像、环绕音响和40多个高清投影融合成多媒体表现形式,将梵高的3000多幅作品和艺术人生用高清画面展现在观众面前。另外,微信营销、网络购票,还让展览开创出新的展会模式,并有千余种相关衍生商品供观众选购。

画展是真是假引发讨论

尽管“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大展在上海不断迎来客流高峰,但一开始也引起了观众的争议,原来有的观众根本没弄清什么是“感映艺术展览”,一见有梵高,就冲着这个大名购票,因为2014年的莫奈特展曾让40万上海人大开眼界。可这次进去一看,啊,原来没有真迹!

什么是感映艺术呢?说白了,就是用多媒体形式重新展示绘画名作。在“不朽的梵高”展览中,现代影像科技与艺术作品巧妙结合,短短的35分钟内,用多屏幕高清还原了3000多幅画面,伴随着交响乐,观众可以身临其境,畅游于梵高的生活和绘画中。这里确实不是真迹展示,而是多媒体、新技术下的一种艺术呈现和感受。此外,各种衍生产品也丰富了这种感受,主办方特意开发了一款能让观众自制油画的“入画”软件,自己在微信上便可以玩起来;观众还可以在展览现场的“梵高咖啡馆”前,由专业摄影师拍照留影,观展后即能看到由7位油画大师的风格重新绘制成的图片。

不过,没有真迹的画展究竟有什么意义?确实引发出几种意见。有的观众就表示,展览不仅让梵高的画作活了起来,而且其一生也走进了观众的视野,画作与人生相融合,可以更真切地感受梵高。另一种意见却将感映艺术展戏称为播放带有声光电的PPT,让人误以为真有梵高的真迹出场。也有人认为,如果是美术专业的业内人士的话,可看可不看,因为毕竟不是真迹,但如果是普通观众,不妨从中看看热闹。由于有去年的莫奈特展的票价做比较,所以还有的观众认为没有真迹的展览票价怎么能比有真迹的展览贵,主办方对此回应称:这是一个商业展,商业运作和市场推广都有成本,需要通过成本来确定票价。

主办方还认为,这次展览是一次尝试,因为在上海是初次采用这样的方式展示大师名作,所以观众有所误解在所难免,只要习惯了这种方式,观众就完全可以自主选择是看真迹还是看“感映”了。其实,从目前逾30万观众的数字可以看出,上海观众还是接受了这种新的展览形式,在这种没有真迹的展览中,享受的就是全新的视觉效果。

用文化创新满足观众体验

这次展览引进的是澳大利亚GE公司开创的新技术。GE公司总裁在介绍这种技术发明的缘起时说:过去我带孩子去博物馆看展览,孩子们经常不到5分钟就没兴趣了,他们还不停地问我为什么这些画不能动、不能摸,为什么不能有音乐呢……两年半之后我和我的团队通过新技术终于实现了孩子们的梦想。

在文化部科技司有关负责人的眼里,文化创新的范围非常广大,把新科技、高科技应用于展览也是创新,而且其附加值的创造可能远比展览本身更有市场。

的确,这次展览有一个亮点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用户的体验。主办方在展览现场按照梵高原作复制出实体的“梵高咖啡馆”,用微信扫一扫即可实现语音导览。与传统的博物馆、美术馆不同的是,这种展览全场还允许拍照,鼓励刷屏,不但让参观者看得兴高采烈,展览效应还通过互联网迅速传播开来,吸引更多的观众。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副教授胡建君认为这样的艺术展示和教育方式是非常新颖的。她说,我们不可能一次看到很多梵高原作,但是通过数码影像方式,就可以把梵高的绘画集大成式地看个够,还可以放大细节,尽情观赏。过去进行美术教育时,经常要购买复制的名画,而这种展览以直接而生动的展示方式,通过现场屏幕上的放大、解析,让学生们能更快速、更有效地感受画作的巨大冲击力和画面背后的故事。

正在欧洲的多媒体艺术家丰江舟对这次展览也非常感兴趣,他认为,比起传统原作绘画展示而言,通过“新媒体”方式来阐释原画,有灵活多变、动静结合、强烈体验的优势,并且受众广泛。同时,新媒体呈现为绘画增加了从观看到体验,即二维到三维体验的更多附加值。在公共空间打造以新媒体为主导语言的公共艺术作品,这应该是未来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势。

在世界上,众多传统美术馆都在打造“数字美术馆”,已经形成了绘画杰作通过新媒体演绎的新趋势,而且把高雅艺术用通俗的方式表达出来,还能适应各个年龄段的观众体验艺术。事实上,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国馆的镇馆之宝《清明上河图》就曾“”起来过;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的《乾隆南巡图》也曾“”起来过;敦煌莫高窟壁画的数字化展示已经开始,观众可以360度全方位观看;而台湾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早就开始使用数字化办展览了。

普及美术名作从此不愁

欣赏名作真迹是人们的心愿,但真迹有限,而且展览起来还会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大大影响了受众数量和欣赏次数。名作欣赏需要相关的知识,对普通民众而言,实际上就是慕名而去,看看就走。在巴黎的卢浮宫,很多中国观众跑去就是为了和《蒙娜丽莎》合影,基本没受到什么艺术熏陶。

当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听说“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大展后,他表示,到美术馆、博物馆的人毕竟不多,如果利用这样的展示方式,经典艺术作品就能被更多的人所欣赏。他认为这样可以让杰作深入大众,进而普及艺术知识。“将来中国美术馆的藏品也需要有这样的展览,比如说在纽约、在阿姆斯特丹,如果我们也用这种展览方式展示齐白石、黄宾虹等大师的作品,就能够将中国文化更多更广地推送出去。

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肖谷表示,从人们对这次展览的热情中可以看出,美术文化教育形式完全可以多元化。以往,人们只有进美术馆才能看到艺术原作,其实在生活中出现的大师作品图像也一样有意义。他认为,专业画家看原作会加深专业知识上的理解,而大众对有些艺术家并不熟悉,通过这种创新型的展示,对人们的知识是一种很好的弥补,并且毫不吃力。这样的创新展览多了以后,大众的整体文化素质提高可期,所以,这样的展览应该多多益善。

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大展进入北京后,据主办方介绍,将推进衍生品的设计和营销,由于目前我国对文化衍生品的开发和创造还比较滞后,所以想通过这次机会改变这种状态。他们会依据实际消费需要,邀请艺术家、设计师为展览量身定制不同的衍生品,增加展览附加值,拓展文化衍生品市场。

《 人民日报 》( 2015年08月20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