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只缺钱时才想爸妈”何以引共鸣
在大学开学季的这段日子里,不断有一些动人的开学故事和校长、家长讲话打动人心。据8月28日《都市快报》的报道,在浙江大学的开学典礼上,一位家长的发言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来自新疆乌鲁木齐的家长代表郭公礼在发言中说:
“孩子们,浙大录取通知书对于你们是一枚苦读的勋章,是一份成人的证书。对于父母却是一张离别的船票,是一份牵挂的信笺,从此父母只剩下背影,故乡只有夏冬。不要只在缺钱的时候,才说爸爸妈妈我想你了,因为我们对你的思念无时不在……”
毋庸讳言的是,“只在缺钱的时候,才说爸爸妈妈我想你了”是当前许多大学生真实情感的写照,这是的的确确的客观存在。也正是因为家长代表郭先生的讲话直面了这让家长感到尴尬而又无奈的现实,才会引起那么多人的共鸣。
其实,这种“不要只在缺钱的时候,才说爸爸妈妈我想你了”的焦虑更多地体现在家长的身上。对于大学生们而言,离开了家长的监督和唠叨,来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大学,他们感到更多的是自由与快乐。哲学家萨特曾经批评那些留恋于眼前花色的人说:“何必刻意停留?何必折枝取粉?往前走,一路走来,自有一路花开。”越来越多心理日趋独立的大学生对于多年陪伴自己的父母已经很少留恋,他们正大步“往前走”,走得离父母越来越远。
可对于父母而言,孩子上大学后的分离焦虑让他们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提不起精神,甚至寝食难安。在对孩子情感的过度依赖和生活重心的转变中,他们希望无论孩子走得多远,都能在自己的视野之中。很明显,这样的想法是不符合任何个体发展需求的。有一位诗人这样写道:“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每一个个体都有强烈的独立需求,尤其是正在成年的大学生。
更何况,网络在将广阔的世界变小的同时,也将本应广阔的情感世界变得狭隘起来。对手机的严重依赖使得“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而是,我站你的面前,你的手里却拿着手机。”即便在家中,很多孩子也只是终日面对手机,很少与父母沟通。而今上了大学,父母对孩子“不要只在缺钱的时候,才说爸爸妈妈我想你了”的焦虑自然也就更加强烈了。
归根到底,“不要只在缺钱的时候,才说爸爸妈妈我想你了”是为人父母者希望孩子和自己要多些交流的一种内心忧虑和情感渴望。好在,当今的通讯技术已经足够发达,父母们能够通过影音的交流与孩子及时沟通。
杨绛先生的作品《我们仨》在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媛、丈夫钱锺书后,在结尾写道:“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远离家门的大学生若能主动多与父母沟通联系,父母们也就会甜蜜地寻觅到情感的归途了。
文/袁庆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