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时政】梦在当下——记“中国梦”两周年
梦在当下
——记“中国梦”两周年
文 | 子曰师说 曹雅欣
2014年11月29日,是习近平主席正式提出“中国梦”两周年之际。如果说在两年前,“中国梦”,或许还是一个令世界生疑、令人民不解的模糊词汇;那么两年后,“中国梦”的实现轮廓已经清晰在目。
短短两载时间,当然远远不够一个举手生风、举步惊雷的古老大国编织成形它宏远的梦想,然而中国在向梦进发的星夜兼程中,已经足以令世界惊诧聚焦,令人民欢欣鼓舞。
· 古今的梦
有些观点曾称,中国人历来注重现世而缺少“梦”的精神。其实在中国文化里,对梦的向往并不缺乏:
“庄周梦蝶”以奇幻写哲思,表达着人心的自由自在、空灵写意;“牡丹亭”一梦以唯美写刚烈,传递着人生的至情至性、信念坚定;“梦笔生花”以李白为型歌颂过人才情;“红楼梦”以上帝视角俯瞰人间百态……在中国文学里,梦是洒脱自在而充满隐喻的,是虚实结合而内涵万千的。
然而在后来,在中国历史中,民族的梦却是沉重的,是艰难的,甚至是危机四伏而血泪交织的。近代以来,中国在世界变革的浪潮中落于人后,积贫积弱,四面楚歌。面对岌岌可危的山河潦倒,面对遍体鳞伤的家国现状,此时的民族梦,不再只是个别文人案头的一份书写,而是扩大成为国人心底共存的一种隐痛:梦祖国繁荣昌盛,梦中国雄风重现。
戊戌变法,怀揣着理想主义者一份变革维新的中兴之梦;洋务运动,残存着清王朝最后一次救国图存梦;辛亥革命,呐喊着恢复中华的独立梦……这些梦,有些破灭了,有些夭折了,有些梦过就碎了,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以收拾旧山河的形象再一次站到世界面前,我们民族的自强梦,才于苦难中正式开始。
一个百废待兴的大国要实现梦想,并不容易:建国三十年,主要以稳定政权为最高任务,这个阶段,我们更多仿照的是苏联模式;改革开放三十年,主要以发展经济为时代命题,这个时期,我们更多学习了欧美模式。中国俗话讲“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群经之首《周易》讲“一阴一阳之谓道”,社会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起伏式前进的,经过了政治和军事的刚性命题,就要有经济和文化的柔性主题,刚柔并济、阴阳平衡。所以我们欣喜地看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真正到来了,国强和民富的基础打下之后,“文昌”将成为未来的主角;自中国人民的生存家园和物质食粮得以满足之后,精神家园和精神食粮也真正受到重视、逐渐得以富足。
因此,有理由相信,在这个转折点上,未来的历史征程,就是我们社会开始回归和重拾中国模式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向世人宣告了“中国梦”的开启,——这个梦,就是中国模式的回归,是中国自信的重拾,是中国话语权的强调,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开端,是对每一个中国人幸福梦想实现的承诺!
· 有幸的梦
何其有幸,我们所面临这个“中国梦”,是全面的。它不是在山河残破、生灵凋敝时的一个梦影,血泪斑斑而希望渺茫;它是包涵着国强、民富、文昌等全面要素而稳健走向了复兴之路,不再是一条腿走路或厚此薄彼的单项冲锋。
何其有幸,我们所见证的这个“中国梦”,是有力的。它不是稚龄孱弱学步时的照搬他国模式,也不是成长经验不足时的自我斗争消耗,它是一份文化自信的从容不迫、是一种道路坚定的不疾不徐。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具备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梦想的实现才信心十足,实力充足。
何其有幸,我们所身处的这个“中国梦”,是掷地有声的。它不是高喊口号而难以落实的不接地气,也不是理论高调而措施空泛的后继乏力,它是切实地用家国大梦对接着每个人的个体小梦。习近平主席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这个举世瞩目的“中国梦”里,有一个小小的我,但是大大的国家听到了,它知道我的梦不容忽视;也有一个小小的你,大大的中国也听到了,它知道你心底的梦就是它远方的梦。
· 你我的梦
几十年来,就在中国的梦开始得跌跌撞撞的那些年头,正是“美国梦”风靡全球的岁月,多少人向往那个在旧中国沦于战火时早一步发达起来的国度,被大洋彼岸的梦境吸引,急切切地投奔过去,即使在那个梦境里也会艰苦重重。
而当下,中国已经开始从世界秩序的跟随者转变为引领者,这个国力转变的过程,就是厚积薄发而华丽转身的过程,就是“中国梦”华彩开篇的重要过程。——就在这样一个历史机遇的伟大转折点上,我们的同胞们,难道你不愿意亲身见证盛世到来的荣耀?难道你不愿意亲身参与梦想追寻的光荣?难道还要沉迷于远方那个旧梦的日渐衰落而不愿意投身眼前这个新梦哪怕是辛苦却欣欣向荣的开始?既然时代将我们投放在这里,就必定有我们该去肩负的使命与担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历史的承前启后中,“中国梦”的行进,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过程;在国际的惊疑眼光中,“中国梦”的达成,就是厚德载物的和平理念。“中国梦”的天时、地利都已具备,而我们每一位个体公民为祖国的坚守与贡献,就是“人和”的要素。
唐诗说“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梦的花香靠你我一同栽种,守土有责,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梦想开花,不是靠袖手而冷眼旁观,是靠坚守而积极有为。与其“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岭头云”,不如相信和开发自己家园的沃土,那时,“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中国梦”,就长在你我脚踏的土壤上,如果有一天耕作过后,发现与它不期而遇、收获满怀,那是因为,“中国梦”的内容本就关系到家家户户,它从来都不曾遗忘土地上的每一位家人。千家圆梦,国之幸哉;幸甚至哉,梦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