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孙恒:专家休息式作答比雾霾更令人窒息

04.11.2013  11:52

  11月2日,南京再遇雾霾锁城,空中一片灰蒙蒙的气息,行驶在南京长江大桥上的车辆直到中午都好似在薄雾中穿梭,口罩又重新遮上了路上行人的脸庞。下午两点,南京实时的空气质量指数(AQI)是175,为中度污染。在这个迷雾笼罩的周末,有记者联系南京市环保局,试图了解南京周末的空气污染状况,却得到了环保局刚才的答复——周末专家休息,因此无人回答雾霾问题。(11月3日中国广播网)

  本想了解目前空气的污染状况,却得到“周末专家休息,因此无人回答雾霾问题”的答复,出人意表之余,无疑更令人愤懑。一者,又不是个高难度的活,也无需高谈论阔,仅仅关乎技术问题,然后根据监测资料详细直白的陈述即可,犯得着须专家登场吗?二者,专家一缺场,偌大一个环保局难道连一个简单的问题都不能回答了吗?

  “专家休息式”作答,显然比锁城的雾霾更令公众窒息。因为公众的要求并不高,只是想了解一下空气污染的状况而已,又不是要你环保局给出一个短期内彻底纾解雾霾锁城的药方,也不是指摘你环保局保护环境的不力。最起码的知情权都无法满足,到底又能满足公众多少有关环境保护以及治理的期待呢?

  曾几何时,雾霾袭城,大半个中国都被雾霾所笼罩。也自那时起,我们熟稔了一个专业术语——“PM2.5”(指环境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μm(微米)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更确切地说,是深深的感受到了空气污染的严重程度已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故而,尽快改善空气质量、切实落实环境保护也成为自上而上的共识。在此语境下,PM2.5检测站遍地开花,PM2.5监测也日趋成为各大中小城市环境整治的常态,诸多防治大气污染的法规也随之出台,比如今年1月份发布的发布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首次明确大气质量改善的目标,要求到2015年重点区域PM2.5年均浓度下降5%,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下降6%。

  本以为一切都在改变,本以为雾霾之后,将重现一个空气清晰、晴空万里的蓝天,最起码也是在“重现”的路上。未曾想,居然还存在如此不曾改变甚至倒退的现象。自雾霾大范围的侵袭后,我们已经知道,雾霾来袭时,及时向公众通报雾霾天气的成因,提前向公众预警以及做好各项服务准备工作,应是政府有关部门的责任。那么,怎么迄今为止,还存在面对民众的询问都敷衍塞责的环保局呢?南京市环保局该好好反省,同时也敲响了环境治理的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