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记得住乡愁”:以洋地名为时尚不可取
让生态文明和文化传承与新型城镇化结伴而行
——专家谈让城市居民“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
新华网北京12月18日电(记者 江国成)“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城市居民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诗一般的语言,出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对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中,让读者眼睛一亮,印象深刻,更道出了众多人的期盼。新型城镇化在生态文明和文化传承方面究竟怎么走?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多些自然风光,少些水泥森林
近30年来,我国城镇化突飞猛进,但许多地方砍树、填湖、盖楼,到处是刺眼的钢筋水泥“森林”,绿色等自然风光难觅。
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日前在谈到新型城镇化时表示,生态文明关系到城市文化的核心价值,也是中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基点。必须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过程。雾霾、江河土壤污染、生态灾害等都是中国面临的迫切问题。快速城镇化导致房地产超高层建筑层出不穷。大规模新城建设,加上国土规划、城市规划工作的缺陷等造成大量自然山水、乡村田园被蚕食。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城市建设“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对此,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毛其智说,这是几十年来中央文件第一次对城镇建设提出如此具体的描述性要求,是决策者对城镇建设乃至生态文明认识上的一次深化。
毛其智认为,城镇建设的目的不是要把城市的空间形态照抄照搬到农村,而是要在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发挥城市和乡村的各自优势和积极性,实现城市和乡村的共赢互补。如何传承和发展宜居文化传统,实现美好人居环境与和谐社会的共同缔造,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命题。
留住乡愁
在广袤的农村,一些村庄的原始风貌也在城镇化过程中随着村庄的消失而无影无踪。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民俗学家萧放说:“在快速现代化过程中,我们已经丢失了太多历史文化遗产,在今天的城镇化过程中,我们应尽量减少这方面的损失。”
为传承文化,他建议“建立古村镇旅游景区,发展田园型生态小镇”,因地制宜,保护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同时,给乡土社会文化传统的形式与内容尽可能地预留或开辟生存空间,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城镇建设中建立乡土文化博物馆、生活传统体验基地。
他说,新型城镇应引入地方文化传统样式,让乡土文化在城镇找到新的生存发展的土壤。在乡民情感有了新的寄托与附着物之后,人们自然会缓解因为乡愁所引发的精神困境。
以洋地名为时尚不可取
“加州水岸”、“普罗旺斯”、“曼哈顿”、“罗马湖”……在国内一些城市,冠以这些洋名的建筑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
对此,萧放表示,如果有些都市地名愿意有点洋味,满足一些人好奇心理也无可厚非,但如果不问城市大小与社区环境,以洋名为时尚,那就有东施效颦之嫌。
“地名是一个地方标识,地方文化记忆往往附着在地名之上,地名关联着地方的历史与文化,是不能轻易改动的。”他说。
他说,在城市化过程中,古老有意味的地名应保留,或者可以将其迁移附着到新的地标之上,实现新旧的融合。其实饶有趣味的历史地名比洋地名更有吸引力,比如苏州的山塘街、成都的宽窄巷子、武汉的户部巷,就比罗马花园、东方曼哈顿、威尼斯风情更具文化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