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询问:人大监督的优质品牌(法治中国)

10.03.2015  10:33

3月8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引发代表委员热议。代表委员们认为,人大监督越来越给力,打造出专题询问等一系列优质品牌。

一场国务院副总理参加的专题询问

2014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的2014年最后一场专题询问不同寻常: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亲自主持,国务院副总理马凯率领七部门负责人到会回答询问。

这让每个人都感到政府接受人大监督的诚意。”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政奎委员说,“这是国务院副总理第一次参加专题询问,有助于更好地协调各部门进行工作部署安排,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傅莹也提到了这场专题询问,“力证”效果不虚:失业保险费率由3%降到2%,每年减轻企业和员工负担400多亿元;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由320元提高到380元。“专题询问是面对面、题对题的。如果回答没有切中要害的话,还可以追问。”傅莹说。

据了解,自2010年以来,专题询问逐渐成为各级人大常委会开展监督工作的重要形式,仅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已召开了6场专题询问,到会应询的部长、副部长超过50人次。

提问开门见山,回答直奔主题

真紧张!”江西省财政厅厅长胡强代表回忆第一次参加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开展的专题询问,“询问刚开始,第一个代表就把8个问题摆在我面前。

提问开门见山,回答直奔主题。”胡强说,那些有火药味的“交锋”片段,有利于政府部门做好相关领域的改进工作,更好地推动事业发展。

如今,提问时原则问题少了,现实问题多了;政府负责人回答时表态少了,讲具体措施的多了。”浙江省林业厅副厅长吴鸿委员认为,专题询问,真的是问到了要害,问出了实效。

伴随着专题询问越来越成为人大监督的优质品牌,百姓期望也越来越高。吴鸿建议,专题询问也要精益求精:询问前,要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调研,做到“胸有成竹”;询问时,注意从专题所涉及的利益相关群体中选取代表,他们对询问主题有更深刻的感受;询问后,要建立健全专题询问的效果跟踪评估机制,避免专项询问流于形式。

专题询问要避免照本宣科的问答方式,进一步增加现场自由询问的比重。”刘政奎建议,同时,把专题询问、审议报告、执法检查等监督方式结合起来,打出组合拳,开出特效药,更好地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

促进政府更好服务百姓

专题询问只是人大监督的一种形式。过去一年,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住改革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依法行使监督职权,朝着“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的目标阔步前行。

人大监督,并非与政府部门唱反调。”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表示,人大和政府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了造福百姓,只是责任分工、工作方法不同。对于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来说,就是要通过有力的监督,完善政府决策,减少政策失误,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更好地服务百姓。

胡强期待着人大监督更细更严更实,“比如进一步加强人大监督的主动性,推动政府提升行政效能;进一步加强人大监督的针对性、实效性,确保监督‘开花结果’。

吴鸿建议,在专题询问上,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更加深入地调研,充分了解群众关切;在执法检查中,把听汇报、开座谈会与随机抽查、暗查暗访结合起来,提升执法检查效果;在制定、修改法律时,同步安排审议报告、执法检查等活动,把监督与立法紧密结合起来,提高立法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