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浩荡花千树
公路,修通了;校舍,建好了;设施,更全了……东风送暖,赣南蝶变。
似海的情怀,似火的激情。39个担负对口支援赣南的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把老区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快速将党和国家的关怀转化为赣南人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中南海的心,红土地的情,一起编织时代新荣光。
千里送真情
时针拨回到2013年8月22日。这一天,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实施方案》,明确由国家发改委、中央组织部牵头,39个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对口支援赣州。
真情千里送赣南。39名挂职干部越过高山,走进无电村慰问百姓;跨过河流,调研赣江源察看水利设施;涉足田野,视察农作物指导农业生产……一声声问候,一段段真情,温暖着人民共和国的摇篮。
对口支援单位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摸清实情、找准症结,抓住相关县(市、区)最突出的困难、最薄弱的环节,发挥自身优势,从政策、项目、资金和人才等方面,全方位量身订制扶持政策措施。
截至目前,39个对口支援单位已出台95项促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具体实施意见或支持政策。
桩桩件件、点点滴滴,对口支援单位将党中央的惠民德政送到赣南千家万户。
真情注行动
对口支援单位倾注真情,与赣南干群协力同心。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后,赣州争取了一批试点示范事项。龙南、瑞金经开区获批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赣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西省首个综合保税区验收封关。
结合赣州的发展需求,对口支援单位密集推动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布局和重大产业建设项目落地。
针对赣州交通落后的状况,对口支援单位在项目布局上优先考虑,开辟“绿色通道”。如今,赣龙铁路复线、赣韶铁路建成通车,昌吉赣客专开工建设,赣深客专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两年多来,对口支援单位深知赣南急需资金和人才,急当地之所急,落实对口支援资金61亿元、政策和项目300余项,培训各类急需人才7900余人次。
在资金与人才的推动下,住房、用电、出行、上学、看病等一批民生难题得到有效解决,拉近了赣南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距离。
行动练本领
架好中央部委与受援地的“连心桥”,当好加快苏区振兴发展的“特派员”。
39名挂职干部纷纷进工厂、入农村,倾听诉求,研究对策,把脉开方,带着特殊的感情,以超常规的思维研究赣南苏区的振兴发展。
在援建中,有的积极向上级争取民生项目,为人民群众解决突出民生问题;有的沉下身子与老百姓交朋友,带动村民发展现代农业;有的走进企业体察生产困境,为企业争取款项实现科技创新;有的面对面传授工作经验,示范带动当地干部抓好精准扶贫工作……
两年多来,对口支援单位精心挑选的39名挂职干部,深入了解基层、践行群众路线、锤炼实践本领,赣南城乡活跃着对口支援单位挂职干部的身影,他们亲力亲为,无私奉献。
在干部双向挂职中,30名赣州干部“上挂”中央部委交流学习,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更新了理念,增强了把握宏观、理解政策、运筹谋划、操盘落实的能力。(记者 鄢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