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报】南昌大学二附院两年前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 省卫计委积极跟进并展开调研

27.11.2015  11:58
  

  本报讯  (江西日报记者许卓)近日,江苏省出台政策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的消息受到广泛关注。其实,早在2013年9月,我省的南昌大学二附院就已率先在全省取消门诊输液并取得成效。11月19日,记者获悉,省卫计委将积极跟进江苏逐步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的政策,并结合南昌大学二附院的实施效果,开展相关调研,继续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加大对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知识的培训,尤其是要加大对社会公众正确用药知识的教育普及,倡导“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的观念。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说到门诊输液问题,二附院急诊科主任医师吴利东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不过,令吴利东无奈的是,在现实中,顺序却“已经倒过来了”。的确,当天记者走访南昌大小医院发现,输液室俨然是医院最忙碌的地方之一。“坐诊时,我们经常能碰到特别依赖吊瓶的患者。有的患者到医院看病,如果医生诊断后认为不需要输液,患者反而会埋怨医生不负责任。”南昌大学二附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况九龙坦言。南昌一位不愿具名的医生也曾向记者透露,许多私人诊所会大量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打下去,病人觉得好得快,就更愿意去私人诊所看病。有时为了留住病人,也不得不多使用一点。

  记者从南昌大学二附院药学部获悉,国家卫计委在2013年发布的《合理用药十大核心信息》中就曾明确指出:合理用药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少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因此,居民生病需用药,不应首选输液这种方式。静脉输液具有直接入血、起效迅速、载药量大且100%吸收等优势,但是人体有一套自身保护系统,血管就像一道天然屏障,将有害物质阻挡在外面。如果用尖锐的东西突破这道屏障,迫使机体承担起强加的吸收、代谢工作,很容易出问题,而且会直接损害肝、肾等器官。

  事实上,南昌大学二附院取消门诊输液后,确实取得了较好成效。据悉,该院取消门诊输液半年后,其门诊抗菌类药物的使用率就从11%-13%下降到了7%。11月19日,省卫计委相关部门负责人也此予以了一定肯定,表示取消门诊输液,特别是取消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对于规范诊疗行为、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降低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具有一定的作用。并坦言,目前,社会公众甚至少数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使用、静脉输液仍存在一些不正确的观念,部分诊疗指南、规范对静脉输液的适应证也失之于宽。

  新闻链接如下:【江西日报11月20日C4版】

   http://epaper.jxnews.com.cn/jxrb/html/2015-11/20/content_332887.htm

  • 实习编辑:杜萍
  • 责任编辑:范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