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院修改章程:院士候选人提名途径缩减至两种

30.06.2014  12:31

央广网北京6月30日消息(记者满朝旭 张闻)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期结束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修改了各自的院士章程,对院士制度进行了改革完善。院士的遴选、院士退出等社会备受关注的热点都在其中,而这次两院院士章程的修订,被认为是修改最多、力度最大的一次。

长期以来院士群体在推动科技界出成果、出人才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的作用。截止2013年,全国累计有2149名杰出的科技工作者当选为两院院士,其中1545人在世。不过,国家科改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王志刚坦言,我国的院士制度虽然历经多次修订,但依然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王志刚:在现行院士制度中,确实有一些制度性的问题,另外还有个别院士在遵守院士章程和院士制度方面也有一些不规范的地方,这些都需要通过改革来完善。

本次院士制度改革中,从“进两院的大门”就有严格的规定,院士候选人提名途径缩减至两种,部门和地方政府组织遴选的做法今后不再保留,而候选人想当选需要全院院士投票终选。

王志刚:院士遴选制度原来地方、部门和军队有关单位也都作为推荐主体,这样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就出现了各地方部门过度包装、组织行为,是这个院士在推荐当中可能有一些与院士章程和遴选院士机制本身不太符合的现象就发生了。

对院士制度改革的呼声由来已久,此次院士候选人推荐渠道变窄,可以说是众望所归。除了通过院士遴选制度的改革,减少多部门的干预,此次章程修改还有那些亮点?

近年来由于不良风气的侵袭,个别候选人或其所在单位“助选拉票”、“集成、包装”,个别院士兼职过多等突出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去行政化、去利益化,是这次院士改革的一大亮点。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顾海兵:院士的评选过程就注定了不仅本人会推动这个事情,而且他所在单位要不遗余力地推动这个事情,我觉得就得首先把这个口完全封死,学术的问题就回归学术界,一切由学术界来做,而不是什么行政部门,也不是省市人民政府来做。

当然有进就得有出,院士终身制、院士退休这样的话题被社会广泛议论,今年82岁的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秦伯益是我国第一位实现退休的院士,他对此谈了看法。

秦伯益:现在大家讨论的这个院士退休问题,有两个不同概念的混淆,一个是院士这个称号退休不退休,一个是院士在所在单位的本职工作,他的职务退休不退休。我从一开始就理解,院士是一个称号,称号是终身荣誉,就像劳动模范,老了不劳动了,他还是劳动模范,这个称号是终身的,但不是他劳动是终身的。

除了退休,本次两院院士新章程还增加了劝退的规定,当院士的个人行为违反科学道德或品行不端,严重影响院士群体和工程院声誉时,应劝其放弃院士称号。“严把入门口,有进也有出”是本次院士制度改革也是对群众关切问题的一种回应。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穆荣平表示,今后还要考虑院士退休后如何调动他们积极性的问题。

穆荣平:今后还要考虑一个,在院士退休以后,如何发挥他们的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因为院士群体还是国家的一笔宝贵财富。

章程毕竟只是指导性文件,具体操作还需要更为明晰的细则修改。谈起下一步的工作,中科院有关负责人表示,中科院将在章程确定的原则下,更充分地听取广大院士的意见,修订增选工作实施细则,完善增选工作流程,同时系统梳理学部相关政策规章和工作办法,如研究制定《中国科学院院士行为规范》和相应的处理办法,建立对候选人投诉的分类调查机制,建立院士兼职情况报备制度,以适应改进完善院士制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