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报]江西: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攀升 信用社会渐成体系
个人信用报告,犹如一个人的“第二张身份证”。你是否“有借有还”,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系统可以清晰地显示。6月18日,记者从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征信管理处获悉,随着人们信用意识日益增强,我省个人信用报告查询量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金融专家称,这不仅反映出我省居民比以往更关心自己的诚信记录,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省居民的经济生活活跃度上升。信用社会渐成体系,请保护好自己的“第二张身份证”。
据了解,从2005年起,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开始组织征集全省自然人的个人信用信息。截至今年4月,已经有2600多万自然人的信息存入了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个人信用信息包括姓名、证件类型及号码、职业、收入状况等基本信息,曾经在哪家银行贷过款,贷款额度、贷款期限、还款方式、实际还款、担保等贷款信息,个人申领过哪家银行的信用卡,授信额度、还款记录等信用卡信息。
“我感觉信用已成为一个人的社会符号,就好像是个人‘第二张身份证’一样,上面的信息能折射出个人的诚信度指数。关注自己的信用报告,其实正是在关心自己的诚信记录,让一不小心没按时还款的坏毛病逐渐改掉。”当日,在人民银行查询信用状况的市民廖先生,对于信用报告有着深刻的体会。
“居民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关心自己的诚信。”征信管理处负责人告诉记者,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的人工查询柜台以前就设在该办公室大楼内,只有1名工作人员,每天约处理5到10笔个人信用记录查询业务。随着查询的人越来越多,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特意在南昌市榕门路设置了征信服务大厅,安排了8名工作人员,日均处理查询业务300多笔。
其实,凡是和金融机构发生过信贷业务,该自然人的金融信息全部会采集到个人征信系统。“个人信用报告查询量不断攀升,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我省居民的经济生活活跃度上升。”上述负责人称,从2005年刚开始采集信息时,我省居民信用报告查询量经历了一个从零到峰值的快速飙升,随着大家对信用报告的认识越来越清晰,信用报告查询量也会出现较为平稳地递增,与经济波动成正比关系。“比如某一段时间房地产市场成交活跃,查询个人信用报告的人数就会出现高峰。”(记者杨碧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