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滞留北美原因复杂 有人两头下注

14.07.2015  13:06

在加拿大,笔者遇到过一些滞留不归的中国人。他们中有研究员、医生、工程师、大专院校老师、国企中高层,也有运动员、艺术工作者。其中有早期自费或公派留学的、有做访问学者的。还有“受不了”原单位待遇,出国“自谋活路”,或是以探亲、团聚、陪读等身份“先出来再说”,然后或主动或被动地“潜伏”下来。

不可否认,一些人当初滞留北美的一大原因,是国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缺乏专业研究必需的设备、环境、条件和科技产业转化能力。如今,国内这些方面的条件大为改善,许多人开始“回流”,但有不少人还会留下“后路”。

那些年以“公家”身份出国,然后找机会滞留不归的,多半是有本事、有门路的一批人。有的公开和原单位撕破脸皮,也是自信凭本事在北美能过上好日子。笔者知道的一对夫妇当年就是这样逾期不归的公派留学生。男方在上世纪末抵达多伦多不到一个月就进入一家高薪IT企业,觉得有了和国内单位“决裂”的资本。当时加拿大技术移民条件很宽泛,所以他们很容易就拿到“身份”。但几年后IT泡沫破裂,男方失业,又赶上家里新添孩子,生活状况急转直下,后来搬到温哥华转作房地产,才重新安定下来。不过,即便如此,他们还是认为“好马不吃回头草”,近20年只回国探亲一次,对国内的印象和记忆大多还停留在上世纪。

近些年,滞留加拿大不归者的情况有所变化。他们中不少人当初出国时就“不明不白”,有的是和单位请了病假、事假,然后玩“人间蒸发”。笔者前几年在蒙特利尔一家移民接待中心遇到一家人,夫妇俩都是国内某研究机构的研究员,嫌单位效益不好就请病假,然后带着上初三的儿子偷偷办了移民加拿大的手续。夫妇俩原单位起初并不知道他们全家移民,有亲戚还发邮件告之“研究所催你们回去”。还有的国企中层干部,打着出国探亲的旗号跑到加拿大,实则已办好移民手续。这些人多半“两头下注”,在加拿大混得好、国内原单位情况不佳就不辞而别。反之,国内机会如果更好,就找个借口打道回府。笔者还遇到过为“留还是不留”纠结的人。有对夫妇所学专业在加拿大不好找工作,只能去华人食品加工厂,苦闷之余又接到原单位催着回去的信息。此时大人想回,但孩子坚决反对。他们的儿子已在加拿大读到十一年级(相当于中国高二),认为回国“高考会吃亏”。两口子考虑再三,最终不得不为儿子咬牙留下继续打拼。

近年来由于国内政策收紧,机关、国企中高级管理人员出国并滞留不归的现象少了许多,但另一种滞留不归——临近退休和单位不辞而别跑到加拿大与子女团聚者多了。还有一种是“假滞留”,即退休后来加团聚的老人,但对原单位藏藏掖掖——其实没这个必要,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出国定居的退休、退职人员的退休费、退职生活费与国内退休、退职人员享受同等待遇。【驻加拿大特约记者 陶短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