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抗战血性至今仍光辉耀眼

10.07.2015  13:03

  祖籍浙江绍兴,现居云南保山,96岁的杨良平老人堪称抗战的“活化石”。

  从淞沪会战到南京保卫战,从血战台儿庄到滇西大反攻,18岁在浙江老家被从瓜田里拉去做“壮丁”的杨良平随国民党军一路南下,见证了抗日战场“一寸山河一寸血”。

  “缺乏战斗经验,山炮营尚未到达,也没有炮兵支援,几百名士兵在桥头牺牲,和我一起入伍的老乡就死在身边。”70多年过去,回忆起他参加的第一次战役,老人依然心绪难平。

  1937年8月13日,中国全面抗战中的淞沪会战打响。在淞沪会战的第二阶段保卫上海的“江湾战斗”中,杨良平所在的71军36师106团307连接到“死守”的命令:“具体任务是守住一座桥,并夺取日军一个阵地。

  巷战从中午打响,一直持续到傍晚6时,杨良平用一把“汉阳造”打死了一名守在桥头的日本兵。但日军阵地最终也没有拿下,战斗以中方撤退告终,杨良平所在的师在五个小时的战斗中死了2000多人。

  正是中国官兵的死守,淞沪会战整整打了3个月,打破了日军“三月灭华”的妄想。

  奉命撤退并与部队失散的杨良平与人合租了一条船,沿运河来到台儿庄,再次遇到部队。老人当时并不知道,他将经历另一场血战。

  位于京杭运河沿岸及津浦线和陇海线交汇处的台儿庄面向徐州,已经退守武汉的国民党军只有守住徐州,才能组织北面和南面的军队会和。台儿庄一战,至关重要。

  在台儿庄,几乎每天都上演着近乎肉搏的巷战。“有时彼此同时挖洞,同在一堵墙打洞,彼此见面,就互敬以手榴弹,没有手榴弹,就用嘴咬。”前线记者盛成在《台儿庄纪事》中写道。

  历时一个月的激战,中方毙伤日军一万余人——台儿庄大捷成为全面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中国军队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

  “战况最危急时,我方四分之三阵地失守,但守军拼死不退,最后预备队用完,通讯兵、担架兵组成敢死队上场拼杀。”中国国家档案局《浴血奋战——档案里的中国抗战》记载。

  “开始是有恐日症,一些农村来的士兵以为日本人是长着尾巴和犄角的魔鬼。真打上了,就不怕了。”同样经历过巷战的53军388团1营2连的远征军老兵吴正春说。

  他参加的是1944年滇西大反攻中争夺腾冲县城的巷战。“和鬼子最近时就隔一堵墙,能听到他们说话。”回忆战斗的紧张激烈,91岁的吴正春老人满脸通红,眼睛直直瞪着前方。“鬼子很狡猾,先把墙体炸出个洞,然后朝里扫射。一排机关枪扫过,一个班的人就倒下了,但没有一个往后缩的。

  “当时班长就在我身边,子弹从他肩膀钻过,他倒下来时把我摁在地上。”坐在距离当年战场腾冲约百公里的龙陵县西邑乡羊邑村的自家场院中,老人噙着眼泪说,“最后全连60多人只剩下几个人,我算命大的,只是脚受了伤,班长、连长都牺牲了。

  1938年的台儿庄大战和1944年的腾冲争夺战,两座城市相隔千里,两场战役相隔六年。一个是抗日战争前期艰苦对峙,一个是胜利前夕的激烈反攻——巷战以一种惨烈的方式考验着中国军人的血性。

  “活着就打,伤了就下来,死了就完了。想法就这么简单。”吴正春说。

  “中国军队是最有战斗力的,只要给他们吃饱,就能打胜仗。”前来支援中国抗战的美方前线指挥官史迪威将军曾这样评价。

  从饿死不投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总司令杨靖宇,到英勇突围头部中弹牺牲的八路军将军左权,从身负重伤坚持指挥战斗,牺牲后日本军人都向其脱帽致礼的张自忠司令,到打完最后一粒子弹集体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还有把日军领入地雷阵地与敌人同归于尽的13岁小英雄“王二小”……中国军人和百姓的血性、勇气,也深深震撼了日本人。

  抗战八年中,中国军民进行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共产党的高级领导人无人向日本人投降,八路军、新四军没有任何一支部队去当伪军。

  长期研究滇西抗战史的云南省保山市博物馆副研究员耿德铭给记者讲述了一段他听到的一个日本军人的忏悔:

  当年驻守龙陵松山的日本护旗官木下,1990年夏天到松山长跪不起,谈起一件让他终生难忘之事:松山开战前,日军抓住两个中国“女嫌疑犯”,从发辫中搜出一张日军战地图,轮奸、酷刑都不能使这两个中国女人开口。最后,她们被一刀刀割成碎片喂了日军狼狗。后来查明她们是来自江东的学生,都不到19岁。

  “如果一个民族的男人和女人都义无反顾走向战场,这个民族绝对是不可战胜的。”这位前日本军官说。(参与采写记者:许晓青 蔡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