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历次裁军数据一览
注① 到1950年底,人民解放军完成复员任务约60万人,陆军缩减共94万余人。正当精简整编工作全面展开之际,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精简工作未能继续进行,军队又进行了扩编。
注② 囿于数据不足,第五、六、七次精简数据合并呈现。
第一次:计划将军队总数由550万压缩到400万
新中国成立之时,解放军的总员额达到了550万人,基本上还是“小米加步枪”的以步兵为主体的陆军,没有空军,也没有海军,技术兵种也很少。1950年4月,中央决定将全军总员额由550万减至400万。
由于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精简工作未能继续进行,军队又进行了扩编,到1951年12月总人数增加到627万,是解放军历史上兵力最多的时期。
第二次:627万减至400万
1951年底,国内大规模剿匪作战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已转入阵地防御作战阶段,出现了比较稳定的形势,中央军委决定于1952年再次对解放军进行大规模精简整编。
1952年精简工作全面展开,至年底结束,全军总人数降为400万余人。
第三次:减至320万
朝鲜停战和国内大规模的剿匪作战基本结束后,1953年8月28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面对国民经济一五计划全面展开等大好形势,决定对人民解放军再一次进行精简整编。
此次精简工作到1955年底顺利结束。全军兵力精简到了大概320多万人。
第四次:降为240万
1956年9月,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降低军政费用占国家财政开支的比重。中央军委1957年1月召开扩大会议,确定全军总人数再裁减1/3。
这次精简工作从1957年开始到1958年底结束,全军总人数降为240万。在步兵减少的同时,海、空军和特种兵得到了加强,占到全军总人数的32%。
第五次:裁军计划流产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军队数量再次大幅度上升。1975年,解放军总人数高达610万。为了解决比例失调和部队臃肿问题,1975年6月至7月,中央军委决定3年内将军队减少60万人。
但是随着“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在全国展开,这次裁军随之夭折。
第六次:继续完成第五次精简整编任务
1980年3月,中央军委决定大力精简机关,压缩非战斗人员和保障部队。8月15日,中共中央颁布实施精简方案,精简机关,压缩军队员额,减少保障部队和非战斗人员。这次精简还裁并了各级机关的重叠机构,撤销了省军区独立师,部分野战军步兵师改为简编师。
第七次:军队总员额减至400余万
1982年9月,中央军委下发精简方案,将军委炮兵、装甲兵、工程兵机关改为总参下辖的炮兵部、装甲兵部、工程兵部;军区直属的炮兵、坦克和野战工兵部队,大部划归陆军的军内建制;将铁道兵并入铁道部;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到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所驻省、自治区、直辖市。
至此,中国军队总员额减至400余万人。
第八次:裁减员额百万
1985年7月11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批准转发了军队精简方案。根据方案要求,这次精简整编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压缩军队总员额,全军总人数减少100万。到1987年,百万大裁军的浩大工程基本完成,解放军总员额为300万人。
与裁军同步,陆军航空兵部队、电子对抗部队等新兵种,以及预备役部队相继成立。陆军中技术兵种比例首次超过步兵,人民军队迈出由摩托化向机械化转型的关键一步。
第九次:裁减员额50万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在80年代裁军100万的基础上,将在今后3年内再裁军50万。到1999年底,裁军50万的任务已经完成。
第十次:裁减员额20万
2003年,中国宣布将在“九五”期间裁减军队员额50万的基础上,2005年前再裁减20万,使军队总规模降至230万。
第十一次:裁减员额30万
2015年9月3日,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将裁军30万。
如果这一计划完成,军队规模将保持在200万人左右。
数据来源:中国军网、《纵横》2007年07期《共和国军队的十次裁军》、《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1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