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文海、黄崇祺到江西理工大学作专题报告

03.06.2014  13:20
  5月29日至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文海、黄崇祺莅临江西理工大学,分别在图书馆报告厅和友谊宾馆二楼会议厅作了题为“中国闪烁冶金五十年”和“实事求是,正确对待‘以铝节铜’”的专题学术报告会。该校副校长杨斌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相关专业师生代表聆听了报告会。   张文海就我国铜冶金工业从落后生产到高效节能,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从高能污染到绿色环保的发展历程,展现了我国铜工业发展的新面貌。“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铜工业还是在采用鼓风炉、反射炉、电炉等工艺,落后国外30年,能耗高,特别是硫回收率低于60%,环境污染严重。”张文海深入地阐述了国内冶金行业筚路褴褛的发展阶段。1963年,为改变中国铜工业落后面貌,原冶金部组团赴日考察。1965年,中国最大炼铜厂——江西德兴冶炼厂工程启动,因为技术不成熟,闪烁炼铜方案宣告破产。1969年,鼓风炉工厂动工建设。闪烁冶金迟迟不见气色。时隔三年,冶金部拨款760万,在江苏常州冶炼厂进行万吨闪烁炼铜工业试验,并大获成功。1985年,中国第一座闪速炼铜厂——江西贵溪冶炼厂建成,由此正式拉开了中国铜工业清洁生产的序幕。张文海指出,在不断地与国外先进企业的交流和学习过程中,我国铜冶金工业完成了从技术落后的30年到跃居世界行业前沿的跨越,并由此推动到了对镍、铂族金属的冶炼技术的进步,在国际工程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经历了辉煌-衰落-复兴”潮起潮落的艰辛历程,展望未来,希望我们有色同行,特别是我们以有色冶金为特色的江西理工大学,立足创新驱动,携手努力,多做贡献。”张文海说道。   黄崇祺强调“以铝节铜”要实事求是,扼制国内“以铝节铜”的乱象。在分析完国际和国内形势后,黄崇祺从“以铝节铜”的含义、中国电缆工业概况、电工用铝合金电缆应用的进展、“以铝节铜”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以及建议等六个方面,对“以铝节铜”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详细地讲解。在谈到“以铝节铜”存在的问题时,黄崇祺提出了宣传失实、误导投资、专利争议、缺乏准备等四个问题和铝电缆比铜电缆节能、失实招致设计质疑、媒体虚夸市场潜力、报道错误预计未来等四个误区。他说:“尽管‘以铝代铜’乱象丛生,但架空输配电线路用导线、铝和铝合金电缆、电工用铝导体在绕组线和通讯电缆上的应用等都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面对国内的“以铝代铜”误区,黄崇祺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切实加强原材料生产、电缆制造和产品用户之间的协会、学会等相关组织的沟通,使行业之间的产业链通顺;二是千万不要把技术问题行政化,市场应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政府与企业的互动要实事求是、仔细调研、看正方向,不能盲目决定和长官意志;三是电缆行业的制造厂应自律,千万不要把“以铝节铜”的新兴市场搞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