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把脉中国白酒未来:80、90后消费习惯很重要
中新网泸州3月24日电 题:专家把脉中国白酒未来:80、90后的消费习惯很重要
作者:周亚强
23日至27日,云集世界六大类酒的420余家酒企云集四川泸州,在这座享誉中外的酒城“煮酒论道”。对于中国白酒的发展,有信心也有担忧。行业深度调整,白酒文化与中华民族并行数千载,其未来在哪里?专家说,培养下一代人对白酒的认识很重要;学者言,白酒国际化,文化需先行。
把脉:
中国白酒的调整期有多长?
在走过十年的腾飞式发展期后,中国白酒从2012年开始进入一个被命名为“深度调整”的阶段。回首过去较长时间的发展曲线,一些酒企认为,目前只是暂时低迷,波浪式的周期规律会让白酒行业在数年后重整雄风。
支撑理由是,全国消费总量依然呈快速增长趋势,扩大内需,提升经济增长生产动力的基本取向没有变。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也通报了一组数据进行佐证:2013年全国白酒行业累计产量达1226.20万千升,同比增速7.05%,销售收入达5018.01亿元,同比增长约11%。
而对于白酒行业走进深度调整期的原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给出了如下概括:增长速度换挡,行业超常增长期基本结束;三公消费等相关政策的限制;社会舆论的导向影响。
但让任兴洲最为担心的却是,当名酒因价格原因离老百姓越来越远的时候,消费者会有怎样的选择?80、90后正在逐步成为消费主流军,他们是否会与其父辈、祖辈一样深爱白酒?同时,各种洋酒正利用国际平台深入中国,消费习惯的改变更值得重视。她认为,这些都可能成为延长中国白酒深度调整期时间的因素。
随着中国发展国际化趋势的加强,中国白酒此次能否能快速迈出严冬?如何迈出严冬?成为了23日中国(四川)国际酒业论坛的焦点。对于酒博会上出现的众多酒企外商,有人认为是他们对中国白酒感兴趣,也有人认为他们对中国市场感兴趣。
问路
中国白酒的未来在哪里?
在当天的酒业论坛上,四川省甘霖副省长的致辞首先为酒企树立了信心。他说,白酒是中国饮食文化和社交文化的核心元素之一,也是永不衰落的优势产业之一,在越来越规范的条件下,优质酒会迎来更好的发展空间。他同时也要求酒企注重品牌的打造和推广,不要因一时困难降低了品质和服务质量,要学习国外的酒企,不断创造条件走向世界,让世界人民品尝中国美酒。
白酒迈出国门成为本届酒博会上的基本共识,茅台集团荣誉董事长季克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来支持了这一观点。他回忆说,自己第一次偷喝酒就是因为国外酒企的一句宣传语:啤酒是液体面包。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王国春也支招说,中国白酒是很讲究氛围的,往往爱将消费的氛围和劝酒的氛围结合在一起。所以在全球化运作时,要把中国菜和中国酒捆绑在一起。
帝亚吉欧洋酒集团中国政治事务总监路军平对于白酒走向世界很有信心。他以汽车、时装为例,证明了很多明星和名人的带动效应十分明显。“当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通过华侨朋友圈了解了白酒文化,白酒走向国际就会事半功倍。”路占军更看重文化输出对白酒经济的影响。
对于酒业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问题,纳帕谷酿酒协会中国市场大使WmPatrickCranley和中国的研究学者任兴洲一样,更看重年轻人的消费走向。“80、90后是否和依然热爱白酒?是否依然喜欢当下的口味和度数?”WmPatrickCranley说,任何一个产业的继承与发展都必须把眼光聚向下一代,他们才应该是市场的风向标。
探索
改革是否会延伸至国有酒企?
2014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任兴洲在分析酒业发展形势也指出,改革自然也会对酒企和酒业形成影响。而全国知名的酒企大部分身份均为国有,改革的深入是否会在行业内引起新一轮的动静呢?
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张志刚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通、平等交换现场的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市场壁垒,提高市场的效率和公平性。
目前酒城泸州正加快建设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泸州市市长刘强特别就该市酒类产业发展模式进行了介绍。刘强说,泸州酒产业的总体思路是让泸州老窖和郎酒带动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展。该市已率先打造了中国白酒的综合工业园区——中国白酒金三角酒类发展区。园区建设面积7500亩,入驻企业116家,累积实现产值以及服务性的收入874亿元,集成了功能齐全的白酒产业区。
刘强表示,建设中国优质白酒核心产能区,将坚持优质化、集群化的发展方向。以泸州老窖、郎酒两大龙头企业为引领,大力打造成品酒,打造泸州长江沿岸浓香型优质白酒产业带,赤水河湖畔酱香型优质白酒产业带,整合升级一批小型企业。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同时激活了就业和民生。这证明酒企姓“公”姓“私”从根本上不影响政府为企业服务的原则,也不会影响他们为经济作出贡献的能力。所以说泸州是一座酒以城名、城以酒兴的城市,顾名酒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