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运载火箭如何比肩世界?

03.03.2014  17:28

  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 任沁沁 王敏)“中国运载火箭作为实现国家和平开发利用空间的前提和基础,与世界航天强国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不久前的一次宇航发展内部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梁小虹谈及这样一个话题,引发与会科研工作者的深思。

  事实上,自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以来,截至2013年底,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经实施188次发射,成功率达95%以上。步入产业化时代的长征火箭,正在成为无数国人的骄傲。

  “为什么今天要看差距?”梁小虹3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航天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火箭强国的使命要靠我们这一代人去完成,“那么,我们的视角要更加开放,不能陶醉在过去的成就上”。

   运载能力差距大 重型火箭“任重道远

  中国运载能力与国际主流水平仍有差距。梁小虹列出一系列数据:大中型运载火箭都基本实现了运载能力升级:美国、俄罗斯、欧洲的LEO(近地轨道)运载能力都达到了20吨以上,日本也超过了15吨;GTO(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美国达到了13吨,欧洲达到了12吨,俄罗斯超过了6吨,日本也达到了8吨;中国现役运载火箭LEO(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覆盖0.3~9.5吨,GTO(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覆盖1.5~5.5吨。

  “中国将通过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将LEO(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提升到25吨,GTO(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提升到14吨,与国外主流运载火箭的水平持平。”梁小虹透露。

  目前世界航天强国都已经着手开展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2010年10月,美国明确提出要加快新型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2013年底,俄罗斯联邦航天局计划开始研制重型运载火箭,方案中规划的运载能力从16.6吨到130吨。

  “中国在2011年也制定了重型运载火箭的方案,LEO(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为100吨,通过现有模块的重组可以达到125-130吨。”梁小虹说,这个计划“任重道远”。

   运载火箭任务适应性不够

  中国运载火箭的任务适应性还不够。梁小虹指出,当前,世界航天大国都在分阶段、有步骤开展原有运载火箭的更新换代,都在通过设计的模块化、系列化,积极研制满足未来需求的新型运载火箭。

  随着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长征七号等大、中、小3个系列运载火箭的相继立项研制,中国进入空间能力大幅提升,实现了各类轨道能力的初步覆盖。

  “但与国外相比,中国运载火箭的任务适应性还不够,现役火箭的升级换代需尽早提上日程,新一代运载火箭还需进一步实现系列化,真正做到有效覆盖,以不断增强任务适应性,不断提升国际竞争能力。”梁小虹指出。

   运载火箭工业化仍有差距

  近年来,中国运载火箭的工业化有了一定发展。但是,梁小虹指出,运载火箭总体设计水平的工业化还不够,系统组成和设计相对复杂,综合考虑成本、加工、进度、环保欠缺,对运载火箭工业的整体推进牵引不足;基础工业体系支撑不够完备,运载火箭大规模生产受到制约,设计加工流程还需简化;运载火箭现有研制模式还基本停留在以完成任务需要为目标的小批量试制模式。

  而前苏联在完备的工业体系支撑下,从设计和加工两个方面简化流程,真正实现了运载火箭的工业化规模生产。

  为应对挑战,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量身打造了运载火箭“百发工程”,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进入产业化时代。这是中国首次跨型号的运载火箭组批投产工程,涉及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F和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

  梁小虹表示,将通过“多轨并行”的管理模式,由单一型号纵向的资源配置组织生产,转变为多型号横向的同步资源统筹安排,均衡生产,进一步提高运载火箭组批生产能力,促进产品技术经济的统一。

  自2013年开始的未来8年,中国将以一次性谋划100发火箭的生产组织为载体,以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全要素、全过程统筹备料,分批投产,顺序交付,即时发射服务。

  梁小虹指出,这将有效解决原有生产模式的产量瓶颈,完成由数量的集合到批量的转变,实现运载火箭的规模生产。

  差距即动力

  运载火箭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空天活动能力的重要标志,世界各航天强国都十分重视运载火箭技术的发展。

  “差距就是动力,认识到不足就要有赶超的勇气和行动。”梁小虹指出,中国要实现航天从“”到“”的转变,除了必须在火箭的性能、质量、成本、服务上缩小差距,大力发展低成本、快响应运载火箭、重型运载火箭、重复使用运载器和先进上面级外;从更深层次来讲,还要解决差距背后的体制、机制、文化、人才等问题,用社会化的分工与专业化的合作,用“不为所有,但为所用”、实现多赢的理念,推动运载火箭的进步。

  梁小虹说,唯有如此,中国火箭才能跻身于世界主流火箭、先进火箭行列,中国航天向强国迈进的步伐才能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