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行货币曾以重量为计量 历时800多年

05.05.2014  15:19

  原标题:中国通行货币曾以重量为计量 历时800多年

  自秦始皇统一货币起,直至唐代开元通宝发行止的800多年里,中国通行的钱币,都是以重量为计量的。自从开元通宝发行后,铜钱不再标注重量,钱币的价值从依附于金属本身价值,变为依赖发行者的信用和权威。但这种新型钱币的普及流通,很快带来两个明显的副作用:私铸盛行和劣质钱泛滥。

  事实上尽管不再标注,但开元通宝还是有重量标准的,按照唐高祖武德四年第一次发行开元通宝时的规定,每十枚铜钱应重一两,每一千文铜钱重六斤四两。但实际市场上各种私铸伪劣钱层出不穷,有的使用价格低廉的熟铜,有的则故意降低品质,增大气孔,铸造俗称“排斗”、“沙涩”的劣质钱。

  对此唐代帝王绞尽脑汁,软硬兼施,力图控制私铸和伪劣钱的流通。硬的一手,包括用官方牌价强制兑换劣质钱,没收私铸工具、原料,惩办私铸者等;软的一手,包括用优惠价收购劣质钱再行销毁,以及在市场上公开“展览”标准钱,以图培养商人、消费者识别、使用法定货币的技能和意识。

  但效果如何呢?官府“严打”,私铸者就跑到江船上设立地下加工厂;查处严格,他们就改革私铸工艺,加快生产速度,做到“须臾千百”,让纠察者无从查处。最绝的是,奸商们还会趁“严打”伺机囤积、收购市面上被官府查处行动压低了价格的劣质钱,待风头过去,官府实行“怀柔高价收购”时,再拿出来合法地卖给官府赚取差价。

  对此大感头疼的唐玄宗李隆基在开元二十二年召开了一次“货币政策讨论会”,会上一位名叫刘秩的大臣提出了“天下无铜”的治理对策意见。按照他的理解,私铸和劣质钱之所以屡禁不止,是因为市面上铜太多、价格太贵。在他看来,铜这东西“以为兵(兵器)则不如铁,以为器则不如漆(漆器)”,只因为能铸钱才值钱,只要官方下决心减少铸钱量,铜变得不再值钱,私铸和劣质钱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这显然是极其荒唐的建议:“天下无铜”建议势必导致市面钱币更匮乏,不仅会严重影响商品经济和市场流通,且只会适得其反地让铜钱更“值钱”,从而刺激私铸、伪劣钱更加大行其道。

  唐代私铸、伪劣钱现象猖獗,实际上是货币政策从“重量为准”到“信用为准”的过渡期,政策和社会习惯不配套所产生的一度混乱现象,唯一的解决出路,只能是进一步突出货币的官方信用属性,淡化其重量属性。

  实践也证明了这点:当年李隆基采纳刘秩建议,下诏限制大宗交易使用铜钱,规定一千文以上的交易必须“钱物兼用”且以布帛交易优先,违反者治罪。但只实行了四年就废除了。这样一来交易变得麻烦无比,无钱可用的危害只会比用劣质钱更大。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