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创新与突破

27.06.2014  09:54

  6月27日,《中国青年报》第八版以《创新与突破---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后示范”期发展探索之路》为题,刊发我院骨干院校建设项目完成后的探索与发展之路。

  详见: zqb.cyol.com/html/2014-06/27/nbs.D110000zgqnb_08.htm

 

 

   

创新与突破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后示范”期发展探索之路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是首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验收优秀单位,建设项目完成后,面临“后示范”建设的问题,是固步自封,还是乘胜奋进?学院党委审时度势,毅然选择挑战,实现了学院内涵建设的大提升。

 

一、找准提升点:深化推广骨干院校建设优秀成果

2013年11月4日,教育部、财政部正式公布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首批立项建设院校的验收结果,江西财经职业学院被评为“优秀”等级,标志着学院为期三年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学院的综合办学实力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学院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国家骨干职院校建设项目,被业内称为高职教育的“211工程”,三年建设期内,全院上下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在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之后,是保持“小富即安”,还是将建设成果尽快转化为推动学院向更高发展层次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是摆在学院面前的一个现实而重大的课题。2014年初,学院党委明确提出,要把国家骨干院校建设工作的圆满结束作为学院发展的新的起点,要继续抓好“后示范时期”骨干院校建设成果的固化及推广应用工作,大力加强内涵建设,为实现学院更高层次的办学目标打好基础。

在国家骨干院校建设过程中,创新形成的“点面传导”校企合作模式,有效破解了财经院校学生难以大规模进入企业进行实训的难题。为了进一步深化完善“点面传导”的校企合作模式,学院通过在企业设立项目工作室、建立项目案例库、厂中校开展项目教学,目前,学院已建立“项目工作室”和“厂中校”36个、项目案例300多个,通过“点面传导”模式,使每名学生都能“参与”多个实际项目,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师生普遍反映效果良好,得到了行业内的高度认可和评价。

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方面。以教师为主体,以质量为核心,不断完善教学管理、教学督导及教学质量跟踪反馈机制,多途径、全过程、全员化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重点专业为引领,不断拓展“工学结合”领域,围绕“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位一体的全面职业能力观,按照“职业岗位分析——实际工作过程——典型工作任务——学习领域课程——设计学习情景——选择学习内容”的逻辑路线构建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强化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衔接;全面实行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不断创新教学形态,将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更紧密地结合, 积极探索双育人主体、双育人环境机制建设,推行“课堂学习-实训室体验操作-顶岗实习”三段式技能训练,实施“课证岗”三结合教学模式,使学习情景与工作情景无缝对接;完善学生学业评价制度,重视过程考核和知识运用能力考核,引入社会评价机制,完善由社会(用人单位、第三方、学生家长)、学生(校友、在校生)、学院(教师、督导等)构成的多元化、多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据第三方教育数据公司麦可思报告显示,2013年,本院学生对核心课程重要度(有效性)评价持续上升,学院总体就业率高于全国骨干校1.9个百分点,毕业生月收入高于全国骨干校毕业生208元。 

二、重构制高点:创新提出人才培养目标“升级版”

明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高职院校办学面临的首要问题和顶层设计的核心内容。长期以来,我国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先后有过多种提法:“高层次实用人才”、“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针对社会普遍认为的高职学生技能工作上手快,但是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在更高管理层次上后劲不足的问题,按照“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总要求,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党委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大力培养具备德美品质、健全人格、专业素养、实践能力的“四具备”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该提法包含了强调技术、注重技能、关注创新、兼顾人文、综合发展等构成要素,是对打造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升级版”的积极探索。

具体来说,在培养德美品质方面: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进课堂;在培养健全人格方面。探索建立了引导学习、疏导心理、助导生活、指导就业的“四导”服务体系,帮助学生“学习上解惑、心理上解压、生活上解困、就业上解难”,有效地化解学生内心的困惑,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在培养专业素养方面:通过五个对接---专业和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和职业教育证书对接、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对接---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实现从理论到实践、从学校到社会的无缝对接;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通过校企合作的“五项结合”---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结合、教学环境与职场情境结合、专业教师与企业技师结合、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结合、学生身份与员工身份结合---深化产教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增才干,让企业在“赛马”中选人才,实现合作共赢。

三、明确着力点:以“六大工程”推进内涵建设

一是深化“四具备”育人工程:在全院所有专业中,通过进行“德美品质+健全人格+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四个方面的培养,塑造学生自信、自立、乐观、坚韧、勇敢的人格品质,使学院毕业生能“同中显优、同中显特、同中显强”,彰显鲜明财院特色,打造育人工作品牌。

二是大力实施质量推进工程:学院建立专业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按照“适应市场、动态调整、突出特色、协调发展”的专业建设原则,根据产业结构转型和技术升级要求,适时增加或调整专业面向,动态调整专业布局,对社会需求不旺的专业及时预警乃至停办,形成了有效的专业建设动态调整与竞争机制;在学院“双主体、三环节、五进五出”人才培养模式的总框架下,各专业创新了“学训融合、定岗双元”等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从职业中来,到职业中去”的理念,对专业课程进行整合,重构了由基础学习模块、职业学习模块、拓展学习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实现与岗位要求的有效对接;学院按照岗位工作任务设计教学项目、精选素材,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在仿真环境下开展教学与实训,形成了“账目驱动,学做结合”、“实景穿插,3D演练”等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

三是实施师才优化工程。立足产业转型升级,按照“三个能手”(专业教学能手、专业技术能手和科技服务能手)的标准,着力重构“双师型”师资队伍。学院坚持“内培外引,立足内培”的人才强校方针,高端引进聘用、中端培养培训、低端选拔竞聘,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推荐优秀教师赴国外职业院校培训。2014年,学院被中共九江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被评为“九江市引进人才贡献先进单位”。

四是实施校园建设工程。主要包括校内实训室、实训基地和校园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和升级换代,目前,基于江西财经职教集团及其8个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平台,学院与江西省人寿保险公司等400余家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成信息化企业全景体验中心、3D导游模拟实训室等校内室训室113个、同济会计公司等校内生产性实习基地12个、上港集团等校外实习基地420个,满足了所有在校学生实训实习的需要。

五是实施合作共赢工程。通过政、行、企、校深度合作,目前,学院已实施合作项目70余项,与企业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达12个;合作编写开发了《企业管理实务》、《物流结算》、《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项目化、仿真化教材和实训操作资料51部,建成省级以上精品课程24门,省级资源共享课程4门。

六是实施文化塑造工程。通过开展以“爱心财院”为主题的“爱心文化”建设;以“务实•责任•合力”为主线的、易见易学的行动文化建设;以体现五十年办学历史渊源的品位文化建设;以体现财会专业精神的特色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彰显学院办学品位。2013年,学院的“以会计成就人生”和“爱心文化节”项目均被评为全省高校优秀文化精品项目。

四、谋定突破点:乘势而上试办应用技术型本科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中提出,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此为突破口,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提上了议事日程。根据专业特点及办学渊源,学院乘势而上,联合江西财经大学积极开展“联合培养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试点工作申报,并获教育主管部门批准。

根据批复,2014年,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将在本院“会计学专业”率先试点统招本科层次学生。招生计划单列入当年的江西财经大学总体招生计划中,并注明“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合作实验班”;招生代码单列(9822);录取层次为江西省二本批次;招生范围为江西省;招生人数暂定100人;学制为4年,学生学籍为江西财经大学;学习地点为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学生学习期间的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和技能训练实践课程体系由合作学校共同制定,在课程体系构成中,特别注明“要加大核心专业能力实践教学课程的比例,强化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提升学生专业操作技能,培养优秀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学生在评先、评优、评奖,申请困难补助、国家助学贷款、推荐就业和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等方面纳入江西财经大学统一管理;学生学习期满,各科成绩合格,由江西财经大学颁发与本部相同专业学生完全一致的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

试办应用技术型本科,是学院办学史上的一次新突破,为学院创办“应用技术型高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