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空气污染致死为何难引人关注
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陈竺院士,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王金南研究员等人,于2013年12月14日在国际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了《中国积极应对空气污染健康影响》一文,估计中国每年因室外空气污染导致的早死人数在35万~50万人之间。距此一年前,《柳叶刀》杂志也发表《全球疾病负担2010年报告》,它由50个国家、303个机构、488名研究人员历时5年共同完成,其中指出,2010年,中国因室外空气污染导致120万人早死。
尽管这两篇文章关于空气污染致死的人数有较大的差距,但结合两份研究的情况看,相差应该不远。因为《全球疾病负担2010年报告》的评估对象不仅包括PM10污染,也包括PM2.5污染,但《中国积极应对空气污染健康影响》评估的主要是PM10对人健康的影响。
然而,这两篇文章所披露的严峻问题,都未引起国人足够的关注,原因何在?
我们先看看关于烟草的危害。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显示,全世界每年因吸烟死亡的人数高达600万,超过因艾滋病、结核、疟疾导致的死亡人数之和,而中国每年因吸烟相关疾病所致死亡人数超过100万。这一死亡数字同样没有引发国人足够的关注,原因之一在于,烟草能为中国创造巨额税收。例如,2012年,中国烟草行业实现工商税利8649.39亿元,上缴国家财政7166.62亿元。
空气污染的背后同样是巨额的GDP,而且远远大于烟草的贡献。在中国各地保增长和以GDP论英雄的模式下,如何确保GDP的连续上升,才是相关部门最关心的,空气污染致死多少人的问题很难进入相关人员的视线。
另外,空气污染致人早死也像烟草致人死亡一样,属于典型的公地悲剧。人们可以污染空气以求发展和创收,但不会对空气污染造成的后果负责。一些污染企业遭到的惩罚与它们获取的利益相比,也不值一提。如今,连雾霾成因都还处于争论阶段,尚弄不清工业污染、城市建设、汽车污染、冬季供暖和居民生活等各占多少比例,即便弄清了成因,也不会有人对此负责。因为难以查证具体的责任人。尽管有人提出,政府要对空气污染负责,但这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难以落实。
空气污染致人早死难以引人关注的原因还在于,它不如烟草致人死亡的因果关系明确,因为空气污染致人早死是间接的因果关系。例如,它引发呼吸系统、心血管病和癌症。而且,空气污染致人早死是渐进的缓慢的过程,人们在平时感觉不到它的明显的危害性,当然也不会过多关注和引发警觉,更不会恐惧。例如,从空气污染致人患心血管病到早死,少则几年,多少十几年甚至数十年,是温水煮青蛙的过程。如果空气污染像鼠疫那样在几天内就会导致感染者死亡,则必然会让人们心生警觉和恐惧,从而倾尽全力去救治和预防。
如何才能让人真正意识到空气污染的危害,从而纷纷行动起来保卫自己的健康和生命?以“天下污染,匹夫有责”来唤起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当然最好,但是,现阶段最好的办法还是要让决策者醒悟和关注,才能带动全民、全社会的关注。
在这方面,尽管行动还比较少,但也有了令人欣慰的开端。国务院于2013年9月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要在未来5年投资2775亿美元治理空气污染。环保部也于1月7日与全国31个省(区、市)签署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明确各地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国务院将颁布考核办法,每年对各省(区、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和任务措施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未通过考核的地区,环境保护部将会同组织部门、监察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并约谈有关负责人,提出限期整改意见。
但愿这些政策和措施能起到作用。中国已处于历史的交叉路口,是继续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放纵空气污染,还是痛下决心,以绿色、健康和GDP多种标准论英雄,相信答案不言自明。(张田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