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催生江西备耕新气象
地定权,人定心,中央“一号文件”催生江西备耕新气象
2月4日,立春。在江西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第一村——宜春市铜鼓县带溪乡西村村,“80后”农民刘明丰,一大早就从家里出发,到县城去购买种子……
中央“一号文件”颁布不久,记者在赣中农村采访看到,这里的人们为春耕备耕而奔忙的,既有往年的选良种、添农机等,更有租田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肥粮田注重绿色生产、招人才加强科学管理、建粮仓提高配套保障、注册商标开始品牌经营等一系列新举措、新气象。
这几天,宜丰县清泉家庭农场主刘清泉走村串户,四处付订金租粮田。“平时很多村民都在外地打工,春节前大家陆续回乡了,我得趁这个机会找他们多租一些田。”刘清泉说,今年春耕备耕除储备农资、修整农机、挑选良种之外,最主要的就是“找田”。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抓紧抓实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而在宜丰,这项工作已接近尾声。地定权,人定心,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明显提速。
宜丰县副县长汪宗仁说,土地确权之前,宜丰县土地流转面积不到11万亩,而今已增加到17万多亩;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76家,几个月就增加了近百家;家庭农场76家,增加了25家;种养大户达到126家。“大大小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了今年新春备耕最活跃的主角。”
刘清泉说,2013年,他家兄弟6人租了1300多亩田。去年土地确权后,一下子多租了800多亩。“有国家政策支持,种田比打工划算,今年我还想再多种一些!”
在注重规模经营的同时,农民也越来越注重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宜丰县潭山镇中兴村党支部书记朱小明告诉记者,最近很多村民来找他,想在田里种红花草增加肥力。“土地确权后,乡亲们对土地的感情更深了,也更舍得投入了。以前一般都爱用农药化肥,现在开始改用绿肥、农家肥,开始追求质量安全。”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做强农业,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前年,金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种植面积不到200亩。2014年土地确权之后,这个小型合作社流转土地面积增加到4836亩,社员达512人。合作社理事长张向阳说,今年合作社经营规模目标是一万亩,目前已落实了8000亩,主要是种植绿色、有机水稻。
“最近我们一直在筛选新品种,还从外地聘请了10多名技术专家,指导合作社科学种粮。”张向阳说,发展现代农业,不仅要有好品种,更要有好的人才、管理、技术和综合配套、经营发展的能力。
张向阳告诉记者,眼下合作社正投入1200万元,建设大米加工厂、农机维修站和仓储厂房等配套设施。同时,合作社商标注册、绿色有机大米的品牌认证等工作也在进行中。
“今后合作社还要进一步开拓市场,积极开展全程土地托管、商品化育秧、农业机械服务、绿色原料生产基地建设、高端有机农产品开发等农业生产项目,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打造合作社自主品牌,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更大贡献。”张向阳表示。
一年之计在于春。刘明丰告诉记者,过几天,等气温再回升一些,他就要开始翻地播种了。
2015年是这名“80后”大学生返乡种田的第二年。去年他通过流转,承包了村里50亩土地,并由此获得江西省第一笔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抵押贷款10万元。从蔬菜大棚等设施农业起步,走上了与父辈不同的种田务农新路子,尝到了新一轮农村改革的甜头。
连续第12个聚焦“三农”的“一号文件”,抓住了当前农业农村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为“80后”大学生返乡发展现代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刘明丰说,有了新政策、新农民、新思路,相信农村、农业一定会有新发展。农民会变得更富,农村会变得更美!(记者余孝忠、郭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