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明确钓鱼岛不同主张 四点共识打破两国僵局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出乎各媒体意料之外,中日关系的冰山7日突然有了一丝融化的迹象。中日双方当天下午同时发布消息称,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当天在北京同来访的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局长谷内正太郎举行会谈,就历史、钓鱼岛等有关中日关系的重大敏感问题达成四点共识。国际媒体将这些共识普遍视为陷入僵局的中日关系的重要突破。不过,与中国着重阐述四点共识内容不同,日本政客和媒体把焦点放在双方领导人能否会谈或首脑会谈会采取何种形式上。日本NHK电视台称,中日四点共识的达成“基本确定安倍首相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在北京APEC峰会期间举行首次会谈”。而多名中国专家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提醒,中日关系的敏感性、复杂性长期存在。中国社科院日本所副所长高洪称,有了原则共识,必须落实到位,“正视历史,面对现实”是日本政治家需要做到位的事情。
日本媒体6日披露有关“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期间中日有关首脑正式会谈协调被叫停”的消息后,日本上下一片哗然,因为日本政府和媒体近两个月来传出的声音几乎都指向双方“很可能举行首脑正式会谈”的方向。日本政府当天紧急派遣安倍亲信、国家安全保障局局长谷内正太郎赶赴中国,同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进行磋商。7日,日本媒体一整天都在等待谷内带来的最终结果。
7日下午,谷内从中国返回日本,在机场就被记者围堵起来。日本NHK电视台率先发布消息称,“日中双方就APEC峰会期间,朝着举行中日首脑正式会谈方向进入具体协调达成一致”。
几乎在同一时间,中国公布了“中日就改善关系达成四点共识”的内容:双方确认将遵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各项原则和精神,继续发展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双方本着“正视历史、面向未来”的精神,就克服影响两国关系政治障碍达成一些共识;双方认识到围绕钓鱼岛等东海海域近年来出现的紧张局势存在不同主张,同意通过对话磋商防止局势恶化,建立危机管控机制,避免发生不测事态;双方同意利用各种多双边渠道逐步重启政治、外交和安全对话,努力构建政治互信。
日本外务省网站也刊登了四点共识。和中方发布的内容不同的是,日本外务省网站公布的内容中,“漏掉”了杨洁篪和谷内对四点共识的表态。杨洁篪称,近几个月来,双方通过外交渠道就克服中日关系政治障碍进行了多轮磋商,中方重申了严正立场,要求日方正视和妥善处理历史、钓鱼岛等重大敏感问题,同中方共同努力推动两国关系改善发展。谷内表示,上述四点原则共识非常重要,日方愿意同中方相向而行。
7日,各大通讯社和众多国际媒体第一时间报道了四项共识的内容。法新社称,中日双方达成的共识最主要集中在钓鱼岛争端上,明确提到“双方认识到围绕钓鱼岛等东海海域近年来出现的紧张局势存在不同主张”,并同意建立危机管控机制。报道称,共识中提到“正视历史”“克服影响两国关系政治障碍”等词句,显然是指安倍参拜靖国神社问题。
“中日四点共识的一个重要看点,就是第一次以见诸文字的表达,明确了中日在钓鱼岛及东海存在主权争端,存在不同主张,这一点非常重要。在中日关系外交史上,虽然一贯存在钓鱼岛主权争端,但过去用的是默契和共识的方式,日本政要常常出于不健康的心态,肆意歪曲外交交涉的历史,不承认双方有默契,不承认形成过共识。”中国社科院日本所副所长高洪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这次中日达成的四点原则共识,为两国关系逐步走出低谷创造了必要条件。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曲星表示,在历史领域,双方关系发展的政治障碍最突出的表现,实际上是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这虽然在原文中没有提,但逻辑上非常清楚。也就是说,如果中日关系要继续发展,政治障碍要克服,那么在靖国神社问题上,日本就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做法。
首脑会晤尚没有时间表
在日本国内,对于中日达成的四点共识,政客和媒体大多只是称这表明“中日领导人将在APEC期间举行首脑会谈”,但很少提及四项共识的具体内容。日本首相安倍7日晚在富士电视台节目中称:“两国在推进首脑会谈条件的过程中,就4个方面达成一致。在此基础上,在APEC峰会朝着举行首脑会谈仍将进行最终协调。”安倍同时称日本并没有承诺不参拜靖国神社,“(靖国神社参拜这类)个别问题并没有包含。”
7日晚,日本APEC代表团在北京举行首场记者会。(下转第八版)(上接第一版)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日本APEC代表团发言人、外务副报道官冈庭健只是用英文重述四点共识,并两次强调中日“对目前存在的政治障碍中的部分内容达成共识,就部分问题分享观点”。显然日方在钓鱼岛和靖国神社等敏感问题上采取“模糊战术”。冈庭健还称,当下正紧密筹备中日外长会晤,中日首脑会晤目前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日本一些政客仍然坚持“日本立场没有改变”。7日上午,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在记者会回答有关“在钓鱼岛、靖国神社问题上日本的立场有没有变化”时,他称:“日本立场完全没有改变。正因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存在,世界排名第二和第三经济大国的两国首脑不拘泥于形式,敞开胸襟会谈极为重要。”
对于日媒称中日就两国领导人在APEC期间举行会晤达成一致”的消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7日称,在中日领导人接触问题上,中方态度很明确。我们希望日方继续与中方相向而行,以实际行动为改善两国关系作出努力,为两国领导人接触营造必要的环境。
路透社称,中日领导人下周APEC期间将举行会晤的传闻未获得中国证实。如果双方真能会晤,将具有强烈象征意义,标志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的关系解冻。在过去两年里,两国关系因领土争端和历史痛苦记忆跌入低谷。
彭博社称,如果中日领导人能举行会谈,东亚地区的头号安全问题很有可能会变成中日两国的经济机会。
《华尔街日报》称,安倍第二次上台后,积极访问“志同道合”的国家,其中有许多和日本一样对中国怀有戒心。但安倍一直被批评未能与中国和韩国等邻国领导人搞好关系,而这两邻国都与日本有着非常重要的经济联系。特别是近一段时间来,修复与邻国关系日前变得更为迫切,因为安倍所在的自民党中,多名高官陷入政治资金丑闻,而且日本经济也缺乏活力。报道引述日本国立研究所政策安全问题专家的话称,在支持率下滑的时刻,安倍如何通过访问来重夺民心值得关注。
APEC外交能否解冻东亚僵局
“APEC外交能够使冰冻的关系解冻”。《日本时报》7日称,成功的外交会晤几乎总是“预先准备和烹制好的”,包括会议的每一个方面,从最初的握手到最后发布的公报。报道称,虽然到现在仍不清楚中国领导人是否同意和安倍会谈,也不清楚安倍能否和韩国总统朴槿惠会面,但是人们仍有许多理由希望东北亚“三巨头”不仅能“正式地握手和举行双边会晤”,而且就降低该地区的紧张局势举行实质性会谈。三国也都知道APEC峰会对于三国关系来说是一个“成功或者失败的时刻”。近几周来反日活动也不再出现在中国的电视上,朴槿惠也发出希望缓和紧张局势的信号,最近会晤了日本前财务大臣额贺福志郎。中韩日均面临国家内部的严峻挑战,三国内部出现的利益融合有利于改善三国间的关系,而现在问题是东北亚的三巨头是否能不计前嫌握手言谈,并认真对待地区外交。
对于中日发表四点共识,同样身处东北亚的韩国最为关注。韩国各大媒体迅速报道了相关新闻,并开始考虑韩国对日本的立场。韩联社7日称,中日两国达成共识是考虑到利害关系后的折衷结果。从安倍来看,如果能和习近平主席举行会谈,那么就可以打破外界对他在外交上无所作为的指责,同时刺激韩国促成韩日首脑会谈的早日举行。此外,美国民主党在中期选举遭到惨败,其实行的重返亚太战略和重视美日同盟的措施是否会褪色也令日本政府担心。近来安倍内阁频现丑闻,日朝关系也没有进展,如果能实现中日首脑会谈,改善两国关系,将为安倍政府挽回不少支持率。报道称,对中方来说,作为APEC东道主的中国很难刻意疏远来者是客的安倍。报道称,虽然中日领导人即使会谈也不太可能改变对方的立场,但两国在岛屿纠纷问题上建立对话机制,对安倍内阁在历史问题上的“暴走”能够有某种牵制。韩国MBN电视台引述韩外交人士的话称,中日关系的改善并不意味着韩国在韩日首脑会谈上的立场改变。韩国政府仍然坚持日本首先在慰安妇问题上表现出诚意。
中国社科院日本所副所长杨伯江对《环球时报》称,在东亚,中日韩处于同一生态系统环境中。中日关系无论是共同利益还是结构性矛盾都在同步增加,很难切割开来。对于未来中日关系,日方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应该会有所收敛,但日本与亚洲邻国的历史问题还有很多,“树欲静而风不止”,要对中日关系改善的艰巨性有认识。杨伯江说,在领土主权争端方面,中日存在不同主张,双方彻底解决争端的条件目前并不具备,最现实的做法就是构建危机管理机制,实行有效管控。(本报驻外记者 李珍 万宇 纪双城 孙微 陶短房 本报记者 屠丽美 刘畅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