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乌克兰饥荒政府收尸队:为200克面包将人活埋
核心提示:很多时候,那些被饿得皮包骨头,奄奄一息的人也被当作尸体,活生生地掩埋。
本文摘自:《老年生活报》2014年3月17日第20版,作者:章鲁生,原题:《乌克兰大饥荒饿死300万人》
1933年,一场人为引发的大饥荒夺走了三百多万乌克兰平民的生命,也在幸存者和他们的子孙后代心中留下了久久无法消褪的伤痕。
1929年11月,苏共中央全会通过决议,开始全盘推行集体农庄制度。乌克兰向来有“东欧粮仓”的美誉,这里有肥沃的黑土地,无须施用化肥,粮食便可获得高产。对于抑制个体积极性的集体农庄,农民普遍持抵制态度。斯大林则相信,反对集体农庄者是“和共产主义的敌人勾结在一起的”;于是,从1932年秋天起,乌克兰地区的农民几乎都被划为“富农”,成为“阶级敌人”,他们的生产资料和农产品随之被“收归国有”。全副武装的征粮队闯入民宅后,把墙角、床底、屋顶等可能藏匿粮食的地方搜遍,甚至挖地三尺找出农民事先藏好的粮食。土豆、甜菜、卷心菜……凡是可吃的都会被运走。
于是,饥荒如瘟疫般降临到乌克兰大地上。当时,无论农村还是城市皆饿殍遍野,大多数死者是离开家乡外出觅食的农民,最终饿毙于路旁。通往国外的道路大多被封闭,冒险逃亡者一经发现就会被处决。
由于饿死的人太多,政府组建了收尸队,规定每处置一具尸体,可得200克面包。在大饥荒的背景下,这是非常大的诱惑,促使收尸队队员们异常积极地搜寻死者。很多时候,那些被饿得皮包骨头,奄奄一息的人也被当作尸体,活生生地掩埋。
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苏联政府严禁任何人向外界透露关于大饥荒的任何情况。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开始自由化运动,有关大饥荒的部分历史档案才首先在乌克兰重见天日,并在苏联解体后,成为乌克兰、俄罗斯,乃至西方学界、政界经常探讨和争论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