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打造江西融入长江经济带"桥头堡"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明确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建设长江中游特大型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聚集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规划区域内的各大城市纷纷摩拳擦掌、蓄势待发,争抢发展先机。
九江市通江达海,是江西省唯一的沿江港口城市,也是江西省唯一通江达海的港口城市,为中国首批5个沿江对外开放城市之一。地理位置、区位优势得天独厚。面临这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将怎样做大经济总量、扩大城市体量,九江市委书记殷美根提出,主动对接、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努力把九江打造成江西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桥头堡”。
记者在九江市采访时看到,当地正依托152公里沿江黄金岸线、以发展工业经济为主抓手,加大沿江开放开发力度,加快“昌九新区”建设,与南昌市抱团发展,推进昌九一体化建设。九江各大项目建设现场“旌旗招展、人欢马叫”,全市上下擂响了新一轮开放开发的战鼓。
区位独特,发展机遇千载难逢
推动江西外向型经济发展九江肩负引领重任
九江背枕鄱阳湖、雄踞长江之滨,全国南北大动脉京九线穿境而过,空中航线可直通上海、广州等地。据三江通五岭,自古就是通都大邑,乃长江中游人流和物流的重要集散地,成为中国近代的“四大米市”和“三大茶市”之一。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九江港就被国务院批准对外贸易开放港口;1998年国务院又发通知,决定进一步对外开放5个长江沿岸城市,九江市位列其中;2012年,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城西港区建设再获国家许可。
九江市口岸管理办公室副调研员习晓灵介绍,从口岸开放的意义上讲,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将改革开放的前沿主阵地又一次交付九江,九江肩负的开放开发使命重大。
5月26日,记者在九江城西港区上港集装箱码头看到,运送集装箱的货车频繁进去,巨无霸吊机将一个个集装箱装船出港,一片繁忙景象。上港集装箱码头将布置16个货运泊位,建成后预计可完成货物吞吐量1280万吨,其中集装箱90万TEU。
而在上游的瑞昌码头工业城,一座总投资6.5亿元、江西省目前最大的公用港口码头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九江港将被打造成中部地区区域性枢纽港、长江中游新兴的集装箱喂给港,在江西发展外向型经济和推动九江沿江开放开发中,将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主动对接,抢抓机遇,积极作为
努力打造江西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桥头堡”
九江市委书记殷美根指出,长江经济带的建设为九江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九江作为江西唯一的沿江港口城市,是江西融入长江经济带的主抓手、主阵地、主平台。九江将主动对接、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努力把九江打造成江西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桥头堡”。
工业是发展的生力军。记者了解到,九江市沿152公里的长江岸线,倾力打造城东、城西、彭湖、赤码、共德永等5大工业板块,逐步加大沿江开发力度。并借助“做强南昌、做大九江、昌九一体、龙头昂起”的生动局面,建设T型产业带,为决战工业一万亿而奋斗。
江西在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中下了一局“先手棋”,2013年就明确提出九江要与省会南昌抱团发展。九江市当仁不让、勇于担当,坚持规划先行,争取更多政策、拓展更大空间、实现更快发展。
昌九高速“四改八”通远段建成通车,昌九大道九江段开工建设,两地六大类25项合作事项有序推进,通信、户籍、金融、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等同城化,新农合直补、医疗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等工作有序推进。
紧紧围绕做大九江的目标,九江市强攻工业壮财源,在经济发展的强劲带动下,2015年一季度全市财税迎来开门红。全市财政收入完成101.9亿元,增长15.2%,增幅全省第一。
长江资源有待“精耕细作”
统筹安排长江航道配套设施建设,优化口岸环境
位于永修县的江西银河表计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外贸企业,货柜主要通过陆路从深圳出关。问及为何不选择从九江港出关时,该公司副总经理陶保荣介绍,水运虽能节约一定的运输成本,但集装箱由九江港整装出运后需在上海签关才能出口,耗时较长。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九江航道通行能力不足,港口基础设施薄弱、通关环境有局限等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九江港作为国家对外开放一类口岸和国家级主枢纽港口作用的发挥。打通对外开放的瓶颈,九江市深知要在长江资源上做文章。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九江市委书记殷美根向全国人大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议案,建议尽快实施安庆至武汉段长江干线航道6米深水航道建设,提高通航保障能力。
为提高九江口岸的工作效率,营造良好的口岸环境和投资环境,九江市先后出台了《关于优化口岸环境提高通关效率促进九江开放型经济发展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着力完善口岸功能,提升口岸服务,做优口岸平台。在优化通关环境、促进通关便利化工作上,九江市将吃透政策、盘活能量、打好长江这张牌,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主动出击,勇于担当,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