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发展的热心人
朱兆恺 本报记者 吕玉玺
“张氏公祠有200余年的历史,现已破损严重,我们发出重修公祠将其建设为村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的倡议后,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募集到了50万元,大家对家乡建设的热情很高。”4月12日,玉山县怀玉乡东社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吴水来告诉记者,改建宗祠是众人所盼,村“两委”广泛征求了村民意见,除了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大力支持,其他村民也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振兴乡村,全员参与。怀玉乡以“乡情乡愁”为纽带、以“情系桑梓”为依托,集聚乡贤力量,充分发挥乡贤在公益事业和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全面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形成强大合力。
热心公益事业 勇担社会责任
沿着宽阔的柏油路,记者从怀玉乡集镇所在地马路社区,驱车来到了锦溪村。在锦溪村路口,一块功德碑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姚大明5万元、廖芝飞5万元、邵世美3万元、范有斌2000元……”多的5万元,少的100元,功德碑上镌刻着热心公益的200多名村民捐资修路的信息。
“锦溪村是一个大村,有1015户4500多人,过去村道狭窄,最窄处还不到3米,群众出行非常不便。”怀玉乡党委书记叶春文介绍,大家对此反映特别强烈,但是要拓宽长达7公里的村道,涉及386户村民的土地征迁,工作难度较大。
2019年12月,了解到乡里有实施村道拓宽的安排后,该村77岁的村民姚镇有主动找到叶春文,表示愿意承担起锦溪村道路拓宽的前期工作。他对记者说:“我在村里联系乡贤开会后,很多人都大力支持,并且愿意捐款协助政府做好道路拓宽工作。我还让儿子姚大明带头捐款5万元,并成立了道路拓宽理事会。”
说干就干!带着理事会成员,姚镇有开始找到在外创业的乡贤,并发动村民为修路捐款,通过近一个月的努力,征迁所需的53.3万元全部筹集到位。姚镇有表示,正是有了乡贤的带动,理事会成员的付出,土地征迁工作迅速完成。如今,7米宽的柏油路通到了村民家门口。
怀玉乡有不少乡贤长期在外经商办企业,他们事业有成,视野开阔,同时又有回报家乡的强烈意愿。为增强广大乡贤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广泛参与乡村建设,怀玉乡专门成立乡村治理村民理事会,选举德高望重、热心公益人士担任理事会成员。在理事会的倡议倡导下,更多乡贤“归来”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献智献力。
童昌辉捐款5万元、王秀章捐书200册、孙云龙捐灯笼一对、石匠童昌火义务务工100天……在重建一新的童方古戏台功德碑上,刻着捐款捐物信息,其中捐款总计140.5万元,戏台修建花费139.3万元。
2019年,怀玉乡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童长芳、陈新福等人,为了传承保护地域性传统文化,不断顺应和满足当地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到乡政府表达了重建古戏台的愿望。在这些热心乡贤的倡议下,怀玉乡组织成立了“重建童坊戏台理事会”,由理事会全权负责戏台重建一切事务,严格捐资款项使用管理。如今,重建一新的戏台还成了怀玉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叶春文介绍,如今在乡贤的带动下,怀玉乡各个村庄人人热心村里的公益事业,营造了自己的事自己干的良好氛围,群众真正成了乡村发展的主人翁。
发挥示范作用 促进产业发展
怀玉乡在深圳从事电子信息产业的童长芳、在杭州从事家具制造的汪新忠等一批在外创业成功的乡贤,在乡情的感召下,纷纷将企业搬回玉山,为当地发展注入新的源头活水。
引导乡贤回归,示范带动村民走上创业致富路。在乡村振兴中,怀玉乡动员、引导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归家乡兴办实业,由他们先干一步,干出成效,示范带动其他群众由干事创业的“局外人”变身“参与者”。
“平时有10多名村民在合作社务工,白茶采摘时季节性用工就更多。”在三宝农产品农民合作社白茶基地,负责人谢小飞介绍,“基地吸纳了16户农户入股,他们每年可以在这里务工、分红,每户收入都超过2万元。”喝水不忘挖井人,谢小飞深深明白这个道理。身残志坚的他,以创业成功的乡贤为榜样,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发展白茶、香榧产业,每年可产出富硒明前茶叶2000公斤左右,产值300余万元。“乡村振兴需要产业,我们这些先富起来的人就要将产业稳步做大,带动更多的村民一起参与入股,让大家一起致富。”今年,谢小飞还将扩大种植面积,在富晒白茶品牌的推广上再下功夫,计划让60户村民入股合作社,把规模扩展到原来的两倍。
怀玉乡玉峰村利用“红古绿”景观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产业,出台《玉峰村旅游民宿发展推进试行办法》,打造脱贫致富带头人队伍和民宿示范户。每年六月份开始,全村82家民宿就开始忙碌起来,七八月份更是一房难求。依靠经营“驴友之家”脱贫的村民罗满堂,现在每年的收入超过20万元。罗满堂不仅自己脱贫致了富,还不忘感党恩,牵头成立玉峰村民宿发展协会,通过“协会+农户”模式,带动更多村民当起“小老板”,去年全村仅旅游收入就超过500万元,开办民宿的农户,户均增收5万余元。
“乡贤带动乡风,乡风引领发展,乡贤回报家乡越热心,文明乡风就愈加浓郁。”叶春文介绍,该乡通过定期举办“最美退役军人”“最美乡贤”等模范典型评选表彰活动,激励广大群众争当乡村振兴的热心人、乡风文明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