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助力“精准扶贫” ——江西旅游业“新征程·再出发”系列报道之三

03.02.2016  10:47

  新年伊始,2016年江西乡村旅游提升年口号响起,乡村旅游提升年以“美丽中国、寻梦江西”为口号,按照“主题统一、省市联办、有分有合”的总体思路,以乡村旅游的全新形象进一步提升“江西风景独好”品牌的影响力与知名度,助推旅游强省建设。全年活动围绕“一条主线、五个阶段、一大平台”逐步展开,概括为江西乡村旅游“151工程”。

  乡村旅游的发展形成了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由城市自发而持续地向农村传输,旅游扶贫具有目标明确、项目清晰、脱贫见效快、受益面广、受益期长的特点,是对其他扶贫措施有效的补充。

  乡村旅游是同步小康的生力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贫困地区,常常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非常适合发展乡村旅游。据省旅游规划研究院初步测算:全省大约有2000个贫困村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约占全省贫困村总数的60%;全省具有旅游服务能力的贫困人口约为200万,约占全省贫困人口总数的73%。“十三五”期间,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帮助大约50万有旅游服务能力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约占全省贫困人口总数的18%。

  乡村旅游是绿色崛起的新窗口。“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是江西乡村风貌的古朴概括。我省森林覆盖率高达63.1%,被誉为全国最“绿”的省份之一,全境被列入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大力发展旅游,特别是发展点多面广的乡村旅游,有利于充分释放生态红利,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是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是生态之美和经济之富的最佳结合,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全省大约有80%以上的旅游资源都集中在乡村,拥有125个中国传统村落、116个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村名镇、121个A级乡村旅游景区,省内游、周边游、短程游的市场份额大约占了江西市场的60%。乡村是我省旅游资源最丰富、参与主体最多、受益面最广、带动性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领域,乡村旅游将是我省推进旅游强省建设的一大潜力和动力。

  乡村旅游的“提升”,将成为我省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排头兵。通过“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和探索,我省乡村旅游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良好势头,极大地改变了我省旅游产品的供给结构。

  大余县交通不便、旅游资源匮乏的丫山,已经打造出高品质的乡村旅游产品,发展旅游成为村民们的共识,看到家里人日子越过越富裕,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逐渐回到村里,物质和精神“双脱贫”开始体现;靖安县古楠村成立的乡村旅游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把村民手中的山林、田地集中起来,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经过3年的发展,合作社带动了周边1000余家农户共同发展乡村旅游;长期开采矿山导致资源枯竭的新余市昌坊村,实行产业转型,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把村庄当企业来经营,村民变股民,在公司从事各项工作,既盘活了800亩耕地,又吸纳了富余劳动力;婺源的篁岭村将搬迁安置地质灾害点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将农民土地进行流转,共同开发观光农业,形成了乡村旅游发展升级的“篁岭样本”……

  乡村旅游是今年我省旅游业的主旋律,我省以“乡村旅游提升年”为契机,在规划、布点、配套、推广上认真研究,持续推进乡村旅游与农、林、水、渔、牧、养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在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中,发展乡村旅游业,将成为一个新亮点。